2025年6月25日,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大使会见世界卫生组织人道主义政策与机构间合作部门负责人纪尧姆·西蒙尼安一行。双方就外交学院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建合作中心、推进健康和平倡议和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外交学系主任熊炜、外办主任马新宇、亚洲所副所长杨悦、外交学系教师张禹陪同会见。 王书记对西蒙尼安主任一行表示欢迎,结合自身多年在非洲和瑞士从事外交工作的经历与体会,高度肯定了世卫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工作的重要意义。王书记表示,中国始终致力于同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紧密合作,在全球健康治理、经济发展和对外援助中发挥积极作用。双方应以此次召开“全球健康与持久和平”国际论坛为契机,推动合作中心建设落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切实推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合作成果。 西蒙尼安主任对我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强调世卫组织十分重视同中国的关系,他本人也非常期待与外交学院开展合作。双方在很多关键问题上具有高度共识,这是开展长期深入、高效交流合作的坚实基础。外交学院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双方未来可在课程建设、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人员交流、项目建设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 外交学系 亚研所 外事办公室 2025年6月27日
2025-07-042025年6月22-23日,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大使应邀出席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新华社社长傅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邱小琪、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韩春霖、中国—中亚机制秘书长孙炜东等嘉宾与会并致辞。 在世界知识出版社与新华社外事局联合主办的“丝路融通: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携手应对世界变局”分论坛环节,王世廷书记作为特邀嘉宾,就促进地区互联互通等议题发表讲话,与来宾进行深入交流。 与会期间,王世廷书记还接受新华社和世知社采访,就区域合作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详情请查看以下视频。
2025-07-042025年6月19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防务智库交流活动在贵州贵阳举行。活动以“共促地区和平 共建安宁家园”为主题,重点邀请东盟10国及东帝汶直接服务于军队和防务部门决策咨询的防务智库、东盟秘书处、部分国家驻华武官和国内相关智库专家学者约160人,就当前我与东盟共同关注的议题进行研讨交流。 亚洲研究所(国家安全学院)赵骁老师代表我院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参与分组讨论“地区安全架构中的机制创新”和“新兴技术军事应用与治理”。在“新兴技术军事应用与治理”分组讨论中,赵骁老师与发言嘉宾共同探讨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本地区的应用和挑战。亚洲研究所(国家安全学院)教师参加此次活动,将会进一步推动亚洲研究所(国家安全学院)与东盟地区智库的交流与合作。 亚洲研究所(国家安全学院) 2025年6月24日
2025-07-04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精神,服务筹办2025年秋季在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6月21日,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指导支持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仪式暨对话会在天津举行。天津市外办党组书记、主任栾建章,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周红蕾,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钟会兵,外交学院院长、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主任王帆,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罗林,哈萨克斯坦驻华使馆教育参赞阿斯哈特·阿卜杜穆尔扎耶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李迎迎主持仪式。 王帆院长在致辞中表示,上合组织作为真正多边主义的坚定维护者,其发展壮大具有超越地区的世界意义;天津在服务上合组织发展中展现了独特优势,正成为连接中国与上合国家的重要枢纽。外交学院愿与天津各方携手,通过机制化合作、常态化交流、体系化研究,共同打造兼具中国特色、天津风格和国际影响的高端智库平台,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对话环节围绕“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与中国行动”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与天津作为”两大主题展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既顺应了区域合作实践需求,也契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发展的学术需求,将为天津在峰会筹办、务实合作与机制创新中贡献新动能。 “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将立足天津、辐射全国、放眼亚欧,聚焦上合框架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智库平台,为实现“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愿景提供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和政策支撑。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秘书处 2025年6月22日
2025-07-042025年6月10日,孙吉胜副院长会见印度驻华使馆公使舒祁(Abhishek Shukla)和政务处一等秘书、大使特助韦大成(Yashas Ravi),外事办公室主任马新宇、副主任曲丹等陪同会见。 孙吉胜副院长对两位来访表示欢迎,双方回顾了我院多年来为印度驻华使馆外交官开展汉语培训所取得的成果并就未来双边合作等具体事宜进行交流探讨。 外事办公室 2025年6月23日
2025-07-042025年6月6日,由我院联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亚太日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同主办,基础教学部和体育对外交流研究中心承办的“驻华外交官太极沙龙”在北京朝阳公园郡王府成功举行。来自四十多个国家的驻华外交官、国际组织代表、来华留学生等百余名中外嘉宾出席活动。 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大使表示,太极拳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相互认识的桥梁和纽带。我们高兴地看到,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活跃在社区、公园、体育场馆等地,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推崇和喜爱。这反映出太极拳顺应了人类向往和平、正义与和谐的美好诉求。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国际武联秘书长张玉萍女士在致辞中表示,太极拳作为全人类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心静体松、内外兼修”,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修身养性。她介绍,国际武联和中国武协正在积极推广太极拳,让世界人民共享太极拳所带来的健康与快乐,并期待与各国携手推广武术文化,实现“以武会友、美美与共”的愿景。 《亚太日报》董事长金文胜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本次活动的联合主办方,《亚太日报》长期以来致力于亚太地区的人文交流与经济合作,包括在马来西亚发起亚太经贸发展联盟,以传媒为平台,以联盟为引擎,体系化地推动世界多边合作,在新时代大潮中贡献力量。本次太极拳沙龙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让各国友人在“以柔克刚”的东方智慧中深化理解,促进友好合作。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阁下分享了自身经验,称太极拳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具有挑战性,需要深刻的内在专注、自律和沉着。他补充说,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战略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加深,像今天这样的沙龙活动对这种关系至关重要,它不仅能让我们见证和欣赏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让我们与之直接接触,并从中学习、反思和成长。 周庆杰教授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太极拳的历史、流派特点、文化蕴含以及学练太极拳的相关注意事项。 来自外交部幼儿园、北京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北京市双榆树第一小学、巴基斯坦使馆国际学校、北京语言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的表演者们分别贡献了精彩的节目。 随后,中外嘉宾们跟随周庆杰教授来到户外,在青砖黛瓦的中式传统院落里学练太极拳,共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初夏的北京增添了一抹独特韵味。 新闻报道链接: 1. 新华网;以武会友,40余国驻华外交官习练太极拳;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578812?docid=12578812&newstype=1001&d=134ffee&channel=weixin&time=1749226064490 2. 中华网;“驻华外交官太极沙龙”在京举办 促世界文明交流互鉴;https://mtz.china.com/touzi/2025/0607/169681.html 3. 大公网;百余中外嘉宾以拳会友齐聚北京 “驻华外交官太极拳沙龙”举行;https://www.takungpao.com/consume/xiaofei/2025/0607/1093157.html;http://www.takungpao.com.hk/consume/xiaofei/2025/0607/1093157.html 4. 环球网;一招一式连世界,“驻华外交官太极沙龙”在京圆满举办;https://news.qq.com/rain/a/20250607A05QOJ00 5. 中国青年报;以武会友,40余国驻华外交官在京齐聚“太极沙龙”;https://news.qq.com/rain/a/20250607A0608P00 6. 央视网;驻华外交官太极拳沙龙在京举办;https://tv.cctv.com/2025/06/07/VIDElxLWeW5dwXzwVWN7c3G5250607.shtml 7. 亚太日报;以拳会友,“驻华外交官太极沙龙”在京圆满举办;https://www2.apdnews.cn/item/25/0607/cxjfzfzme530fee2f19ad9.html 8. CCTV5;驻华外交官太极拳沙龙在京举办;https://m.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p000023ur6f&cid=i18co6vxomxf3v8&ptag=4_3.1.4.23665_wxf 9. Xinhua News;Diplomats in China experience Taijiquan in Beijing;https://english.news.cn/20250607/d1268595441547e3ac9eadfe9599d7b3/c.html 10. Beijing Review; https://x.com/BeijingReview/status/1931225273573462256; https://www.facebook.com/BJReview/posts/taijiquan-salon-for-diplomats-in-china-was-held-in-beijing-on-jun-6-over-100-gue/1011847134367311/ 11. China Xinhua Sport;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384596139295777; https://x.com/XHSports/status/1931340774878388688 12. 中新网;国际人士体验中国太极拳 外国记者:我上学时候就开始练了;https://www.chinanews.com.cn/shipin/cns/2025/06-08/news1022376.shtml 13. 千龙网;以武会友,40余国驻华外交官习练太极拳;https://beijing.qianlong.com/2025/0608/8501312.shtml 14. CGTN;《以拳为桥,共绘文明交流与健康未来》;网站 https://francais.cgtn.com/news/2025-06-08/1931679938866593794/index.html;YouTube https://youtu.be/74j9ukDnyT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GTNFrancais/videos/1019144756935551; Scoopernews https://cdn.scoopernews.com/static/half/detail/12900/64495312.html?ad=2&without_head=1&fluid=0&without_relate=1&app=1&_t=1749375134675; X https://x.com/CGTNFrancais/status/1931647128881029127; AMSP https://amsp.link/details/1931676908580376576; 视频号 https://weixin.qq.com/sph/ALhtRHNbF; 微博 https://weibo.com/2976971705/PvBZGvTib?pagetype=profilefeed 15. 海外网;以武会友,40余国驻华外交官习练太极拳;https://news.haiwainet.cn/n/2025/0609/c3541089-32869037.html; https://mk.haiwainet.cn/n/2025/C9/011E1214794275479961722.html?id=E_1214794275479961722&contentType=CT001#/ 16. 北京周报:Expats experience the beauty of tai chi in Beijing;https://www.bjreview.com/Lifestyle/202506/t20250609_800404204.html 17. 国家体育总局网站:驻华外交官太极拳沙龙在京举行 习练者感慨——“太极拳让我领悟东方智慧” https://www.sport.gov.cn/n20001280/n20001265/n20067706/c28792036/content.html 18. 人民日报海外版:“太极拳是中国赠予世界的优雅礼物” https://news.haiwainet.cn/n/2025/0609/c3541089-32869194.html
2025-07-042025年6月5日上午,亚洲研究所邀请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马来西亚中国友好协会特聘研究员、外交学院访问学者Peter TC Chang(张添财)博士于展览路校区主楼141会议室举办“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双边与地区意义”主题讲座。讲座由亚洲研究所副所长杨悦教授主持。 张添财博士长期深耕中国—东盟合作、东南亚华人社群以及儒学、汉学的国际传播研究,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南华早报等英文媒介为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发声,帮助海外英文受众更好读懂中国。他以两国元首外交为中马关系掌舵领航为出发点,结合中马两国近期密集高层互访与不久前成功举办的首次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系统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视角下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对两国以及地区合作的积极意义。在场师生与张添财博士积极互动,讨论气氛友好。 亚洲研究所 2025年6月10日
2025-07-042025年6月4日,王帆院长会见古巴国际关系高等学院院长Rogelio Sierra Díaz,古巴驻华大使白诗德(Alberto Blanco Silva)陪同来访。我院外办主任马新宇、副主任王雨蒙等陪同会见。 王院长介绍了我院建院历史和使命、外交外事人才培养成果及经验。王院长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古加强人文交流与合作、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Rogelio Sierra Díaz院长对我院建院七十周年表示祝贺,希以中古建交65周年和中拉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两院的交流与合作。随后,双方深入探讨了发表学术成果和开展科研项目等方面的合作。 会后,王院长与Sierra Díaz院长共同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 外事办公室 2025年6月11日
2025-07-042025年6月5日,王世廷书记会见瑞士外交部亚太司司长史伦博格(Heinrich Schellenberg)大使一行,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Ambassador Jürg Burri)陪同来访。孙吉胜副院长、外办主任马新宇等陪同会见。 双方就中瑞教育领域合作、中瑞关系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外事办公室 2025年6月11日
2025-07-042025年5月30日,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UNHCR)驻华代表穆索菲女士(Ms. Sophie Muller)一行访问外交学院。学院副院长高飞教授率团接待,国际经济学院院长欧明刚教授、外事办公室主任马新宇、国际经济学院副院长张文佳教授及国际法系讲师刘子钰共同出席会谈。 高飞副院长对穆索菲代表一行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学院“外交特色鲜明,外语优势突出”的办学理念和“小规模、高层次”的培养模式,强调学院致力于教学改革创新,为国家外交外事事业及国际组织输送优秀人才。高副院长表示,期待与联合国难民署共建学生交流与联合研究平台,鼓励更多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推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 穆索菲代表介绍了联合国难民署的核心使命、全球工作重点、当前挑战以及在保护难民、寻求庇护者、无国籍人士和流离失所者方面的经验,高度评价外交学院的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质量,并欢迎学院学生未来赴联合国难民署实习或任职。 在务实友好的氛围中,双方围绕当前国际人道主义领域的关键议题、发展趋势及共同面临的复杂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建立长期战略联系及未来合作方向交换了建设性意见。此次交流是外交学院深化与国际组织协作的重要举措,为双方未来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5-07-04近日,联合国裁军事务厅(UNODA)正式公布了“2025年生物安全青年奖学金” (Youth for Biosecurity Fellowship)入选名单。我院国家安全学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陈博凯同学凭借其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优秀的学术背景,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逾2400份申请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该项目,成为本年度全球约20名获奖者之一。“生物安全青年奖学金”由联合国裁军事务厅主办,是一个旨在为全球南方国家培养生物安全与裁军领域青年领导力的全额资助旗舰项目。其选拔对象为拥有生命科学或相关领域高级学位的优秀青年学者,竞争极为激烈。 陈博凯同学的此次成功入选,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在国家安全、特别是生物安全治理领域的卓越竞争力与国际视野,是我院高水平人才培养成果的生动体现。自2023年招收全国首批国家安全学硕士研究生以来,我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依托“全球生物安全治理研究中心”等平台,致力于为国家输送高层次复合型国家安全专业人才。值此《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生效50周年之际,陈博凯同学的成功入选更具意义。未来,国家安全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深入推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更多政治坚定、专业精深、胸怀天下、担当有为的卓越国家安全青年人才,为服务国家外交与安全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5-07-042025年6月5日,东亚思想库网络(NEAT)第41次国家协调员会以视频会议形式成功举行。会议由NEAT菲律宾国家协调单位菲律宾发展研究所主办。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的NEAT国家协调员单位代表共计30余人出席会议。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杨悦教授、亚洲研究所苗吉副研究员、国际经济学院李锋副教授、亚洲研究所赵骁讲师出席会议。小阿尼塞托·奥尔贝塔博士代表NEAT菲律宾致欢迎词。 作为2024年NEAT主席国,NEAT日本国家协调员单位——日本国际关系论坛执行主任菊池誉名陈述了《东亚思想库网络第40次国家协调员会议报告》并提请会议讨论通过,经全体与会代表表决获得通过。随后,会议重点讨论并审议通过了NEAT中国《发挥RCEP协定效能,促进东亚供应链互联互通》工作组概念文件、NEAT日本《减少灾害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NEAT韩国《在贸易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增强东亚区域经济韧性》工作组概念文件。李锋副教授陈述了中方工作组概念文件,并积极回应了与会代表的评论及提问,与会代表对中方概念文件给予了高度认可。会议还讨论了东亚思想库网络第42次国家协调员会议议程、下届主席国等事项。菲利普·阿诺德·图阿尼奥博士代表NEAT菲律宾作闭幕致辞。
2025-07-045月30日,由俄罗斯联邦外交学院、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国家安全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时代的中俄安全合作”对话会在我院展览路校区顺利进行。对话会由亚洲研究所苗吉副研究员主持,亚洲研究所副所长杨悦教授出席对话会并致欢迎辞。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济南超级计算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亚历山大·赖科夫、俄罗斯联邦外交学院当代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艾维根尼·帕申采夫、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达里娅·巴扎尔金娜 、外交学院访问教授、新南方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马科斯·费雷塔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漆海霞、外交学院外交与外事管理系教授雷建锋、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刘莹、副主任张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李宏洲等参加了对话。与会专家围绕“中美战略竞争与中俄安全合作 ”“AI的发展与多边机制下中俄合作”“AI国际治理与中俄安全合作”三个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我院部分师生、来自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部分在华留学生参加了上述活动,会议获得了圆满成功。
2025-07-042025年5月29日,王世廷书记会见来访的香港公务员学院院长郭荫庶一行,外办主任马新宇等陪同会见。 王书记介绍了我院自建院以来在外交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与香港相关高校开展合作,特别是与香港各界开展培训情况。郭院长感谢我院二十多年来对香港公务员培训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并详细介绍了香港公务员学院的办学理念、举措和成果。 双方同意,未来将继续加强培训合作,帮助香港公务员厚植家国情怀,助力香港人心回归,共同培养爱国爱港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外事办公室 2025年6月4日
2025-07-04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精神,凝聚办好上合峰会、服务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共识和责任共识,由外交学院、天津市外办、天津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支持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研讨会于2025年5月26日下午在天津举办。外交学院院长、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主任王帆、天津市外办主任栾建章、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李迎迎、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张文伟、乌兹别克斯坦驻华使馆一等秘书库尔博诺夫·迪尔绍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孙壮志,华侨大学副校长、教授林宏宇发表主旨演讲。来自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和中国社科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等专家学者,以及天津市有关部门干部、高校教师代表近80人参加。 王帆院长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理念,为回答“时代之问”、应对全球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上合组织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上海精神”,走出了一条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际关系之路。希望通过深入探讨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理论内涵、实践路径和前景展望,加强对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促进上合组织持续健康发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政策建议和理论成果。 与会专家围绕“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和“上海合作组织与周边命运共同体”进行深入探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秩序正在深度重塑,在此背景下,在津举办上合峰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区域层面的生动实践,契合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是亚欧各国的共同发展需求。上海合作组织是新型国际关系和区域合作的典范,通过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将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有力的“上合力量”。 附媒体报道和链接: 环球时报: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4MsjneLGkOe 天津政务网:https://www.tj.gov.cn/sy/tjxw/202505/t20250527_6940062.html 天津日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5-05/27/content_143080_2220644.htm 天下之津(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Lgne1Fy-JL1ydrclh41A8A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秘书处 2025年5月30日
2025-07-04相逢五月,青春飞扬。5月13日,我院第40届运动会在沙河校区成功举行。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大使,安青副书记,李洪梅副院长,高飞副院长,张坚副书记,许军珂副院长出席开幕式。基础部主任周庆杰主持开幕式。 随着国旗方队和校旗方队的庄严入场,外交学系、英语系、外语系、国际法系、国经学院、国关所、研究生部、国教院、留学生及教工方阵依次有序进场。在经过主席台时,各系部纷纷呈现了各具特色的文艺展示。同学们的精彩表演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整个运动场顿时化作一片欢乐的海洋。 升国旗仪式环节。随着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全体人员面向国旗,奏唱国歌,行注目礼,场面庄严肃穆。 王世廷书记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是青年学子锤炼意志、强健体魄的重要途径。今天的赛场,不仅是速度与力量的较量,更是团结协作、超越自我的精神舞台;希望全院学生以此次运动会为契机,将体育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用汗水书写青春的华章! 许军珂副院长宣布运动会开幕。 运动员代表雷霁洋同学,裁派员代表隋笑寒老师庄严宣誓。随后,在体育教研室董娟老师的引领下,全体参赛师生展开赛前热身练习,运动场上洋溢着蓬勃的活力气息。 开幕式结束后,王世廷书记亲赴赛场,为本届运动会鸣第一声发令枪,鼓励全体参赛师生积极投身到体育比赛中去。只见赛场上,参赛师生们奋力拼搏,倾情投入。观众席上,同学们的加油声此起彼伏,为选手们鼓劲助威。 闭幕式由体育教研室主任王洪飞主持并宣布获奖情况。获得本届运动会团体总分前三名的单位是:英语系、国际经济学院和外交学系;获得拔河比赛前三名的单位是:国教院IBP、国际法系和国经学院;获得精神文明奖的单位是:国际法系和国经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周庆杰,外交学系支部书记张静,英语系支部书记李淑媛为以上获奖单位颁奖。 在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院各相关部门通力配合,全体师生热情参与,全体裁判员认真执裁,我院第40届运动会胜利闭幕。体育教研室将进行认真总结经验和改进不足,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不断提升全体师生身体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基础部体育教研室 2025年5月19日
2025-06-112025年5月24日,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出席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办的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七届国际关系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论坛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与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主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百余位青年学者参加。 (王世廷书记为国际关系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致辞) 王世廷书记在论坛致开幕致辞中指出,本届论坛主题紧扣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直面当前全球治理变革的现实挑战,勉励青年学者积极以学术之力回应时代之问,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共鸣。 (王世廷书记为南京大学师生开展讲座) 25日上午,王书记应邀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为题,为南京大学师生开展讲座。讲座结束后,王世廷书记还会见了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云松,就双方未来合作交换了意见。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科研处供稿)
2025-06-112025年5月16日,王世廷书记在沙河校区会见到访的香港善德基金会董事局蓝国庆主席代表团。 双方围绕“香港青少年外交知识培训课程”安排、模联进香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就相关合作细节达成初步共识。双方将继续保持沟通,共同推动逐步落实各项合作事宜。 会见前,王书记陪同来宾观摩了我院主办的“中国模联三十年·2025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并观看了我院宣传片。 外事办公室 2025年5月26日
2025-06-115月18日,由外交学院主办的“中国模联三十年·2025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在京闭幕。本次大会于5月15日开幕,为期4天,共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60所大、中学校的约700名代表参加。外交学院专职党委副书记安青出席大会闭幕式并致辞。 前驻黎巴嫩共和国大使吴泽献、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副校长何万立、外交学院团委书记王华迪、北京吴建民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亢恺、外交学院团委副书记徐婧琪、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团委书记刘昕颖和香港善德基金会等相关单位代表出席。 安青副书记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大家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全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外交学院专职党委副书记安青向第九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承办校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授旗 闭幕式上,外交学院专职党委副书记安青向第九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承办校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授旗。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何万立接旗。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外交学院建校70周年、外交学院将模拟联合国活动引入中国30周年。本届大会以“中国模联三十年”为主题,三十年来,外交学院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模拟联合国活动的普及发展,为中国青年理解全球治理实践、运用国际规则提供了重要平台,使青年学子深化对国际规则和全球治理的理解,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出青年声音、贡献青年智慧。
2025-06-112025年5月15日,由外交学院主办的“中国模联三十年·2025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Beijing Inter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2025)在京拉开帷幕。大会由外交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指导,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60所大、中学校的约700名中外师生将在四天的会期中模拟真实多边外交实践,深入研讨国际热点问题,弘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青春动能。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讲话 孙卫东副部长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讲话。 他指出,今年是外交学院将模拟联合国活动引入中国的30周年。作为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中国外交官的摇篮,外交学院始终引领、推动、规范中国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发展,不断推进模拟联合国活动在广大中国青年中落地生根,起到了广泛的示范带动作用。中国模拟联合国活动的水平越来越高、受众越来越广、收效越来越好,30年前引入模拟联合国活动时的初心和蓝图正一步步变成生动、鲜活的实践。这项活动有利于以习近平外交思想武装青少年,助力青年外交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他强调,在百年变局之中,联合国作为当前最具普遍性、权威性、代表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外交始终坚定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顺大势、担大义、行大道,以实际行动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他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具活力、最有生气的力量。希望同学们勇立时代潮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心怀世界大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青春担当;共筑全球梦想,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彰显青春智慧。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致欢迎辞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在欢迎辞中表示,今年是联合国成立八十周年,也是外交学院建校七十周年、外交学院将模拟联合国活动引入中国三十周年。今年1月,经党中央批准,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在外交学院成立,对学院宣介习近平外交思想,培育外交英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外交学院始终以为国家培养优秀外交外事人才为己任,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光辉旗帜,致力于将模拟联合国活动打造为学习践行习近平外交思想、创新开展学生大思政教育、模拟多边外交实践、开拓国际视野、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青年学子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展现新时代青年智慧与担当,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大会发来祝贺视频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向大会发来祝贺视频与贺信。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副部长刘凯、教育部国际交流合作司二级巡视员吴劲松、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外交学院院长王帆及相关单位代表出席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后的“中国模联三十年”发展论坛邀请到中国前驻瓦努阿图共和国大使谢波华大使,外交学院外交学系教授郑启荣以及著名自媒体从业者、优秀校友“小Q”,共同探讨中国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发展与未来。 本次大会共设置11个委员会,涵盖中、英、法、西四种联合国官方工作语言。议题设置紧追时代潮流,聚焦国际热点话题,旨在培养关注国际事务、熟悉国际规则的优秀青年人才,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发挥作用、弘扬多边主义做出积极贡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青春智慧与力量。
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