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令下,武汉封城,新冠状病毒感染人数还在不断上升。我看着电视里的镜头中的武汉,大街小巷挤满了人,不禁让我想起电影《烈火英雄》中那些平民百姓在得知某一石油码头的管道爆炸的反应,有车的人开着车堵在高速公路上,没车的人拖着大包小包在路上跑着,每个人心里想的都是怎么去逃离灾难。这个时候,只有一个个消防员挺身而出。而在这场疫情中,医务人员和他们一样,老百姓和病毒之间只有他们。我记得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十岁小女孩给同性质工作的爷爷、爸爸和妈妈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自己为有他们这样的亲人而感到骄傲,同时也为与他们一样的逆行者们加油,写出了他们的心声,他们也有父母、爱人、子女,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想要和家人团聚,可是在祖国需要他们的时候,还是会选择站在一线,筑起一堵墙,与病毒抗争,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增添了一份保障。也是因为他们,我们才能在家中安然度过每一天,因病人去世的消息而感到恐慌,也为有康复的患者出院而感到开心。我的表姐是一名护士,因为与在做手术时被病人感染的护士接触,为安全起见,医院将其当疑似病人隔离,哪里都不能去,只能在十几平方米的病房里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的吐芽和落叶的枝头度日,在担心疫情的同时也担心着家中只有一岁的儿子和女儿吃的好不好,穿衣暖不暖。给我们打视频电话时,忍着眼眶里的泪珠笑着说自己的身体没有异常,像她一样的医务人员还有很多,但是他们没有后退,因为病人需要他们,国家需要他们,因此。他们只能舍弃小家而守卫大家。我记得镜头中曾记录到珠海首例康复患者出院时脸上露出的笑容,虽然有口罩遮着,但不难看出她眼角上扬的皱纹,她对采访的记者说道:“真的很感谢医务人员的照顾和鼓励,从最初的绝望到后来心里重新燃起了对出院的期望,真的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治疗前期不仅与病魔抗争,更要与心魔对抗,但对于治疗后期一次次化验单上数据与正常范围数值的靠近,重新对自己的人生燃起了希望。”不仅如此,有些病人为了表达自己对医务人员的感谢,特意编排了舞蹈,唱歌等形式的节目为他们表演,这也为病人自己抗击病情多了一份希望。如果一个国家要想与顽固的病毒打一场“持久战”,没有殷实的后勤保障怎么度过一个物资急需的时期。下坝村宋贵林一家就在菜园里忙前忙后,将菜园里两千余斤成熟的蔬菜全部收割送到战“疫”一线的食堂中。他说:“广大干部群众和医护人员都在一线奋战,我就把自己种的蔬菜免费送给他们,吃饱了就有更好的身体状态去战斗。”帮助他摘菜的一个大学生说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国家都没有放弃他们,这一次说什么也要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和义务去抗击疫情。而且,为了更好的调配疫情物资,党中央一声令下,要求十六个省份务必将武汉的十六个县管控起来,各管各的,不得互相干预,而这十六个省也是调出了自己厚实的物资和精锐的人员去管控,果然压制疫情的效果明显提升,武汉确诊患病人数在下降,康复出院的人数也是与日俱增。的确,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体现在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更在于它内部人民的团结,待在家里的人民群众响应号召,勤洗手,常通风,出门必戴口罩。而我想,这种团结的精神也是被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应证了“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句话,而现在,我说是众人齐心,病毒必灭。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一员,我们将接过祖国建设者手中的接力棒,为祖国的大好河山锦上添花,为了祖国繁荣昌盛的发展,努力学习,随时准备着回应祖国的需要。“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前总不能理解“将军坟头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这句话,而现在,看到这些默默奉献在一线的工作者们,我心中的那个疑问恍然大悟,他们,是真正的“中国脊梁”。—2020年2月28日
2020-03-30刚刚拿着酒精把家里所有家具擦拭消毒了一遍,内心不禁有一些唏嘘。这封城一个多月以来每天居家的机械生活,对于我来说是从未体验过的。其实元旦那会儿就听说了武汉有新型肺炎的病例,但当时网上舆情多数都是对武汉的自信,甚至相关专业人士都没有让大家引起重视的意思,固然大家也没有在这方面去做过多的防护措施。刚从北京回到武汉火车站时,我心里满是和家人团聚的欢乐,可现在想起来还有一些后怕,火车站就在华南海鲜市场的附近。每天起床洗漱完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家里全部消毒一遍,一开始用的是1:100的84消毒液,后来因为我可能对84过敏所以改换酒精。这样的保险措施在我之前看来可能是非常可笑的。刚开始给家里消毒的时候,我内心只有满满的厌烦,好不容易放假还不让我好好休息在这做无用功,病毒怎么可能刚好到我们家里来。直到我真的听说了关系特别好的叔叔的父母全部感染新冠肺炎、看到一天比一天夸张的感染的冰冷的数据,家里人也因为同事感染而自行在家隔离14天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一次疫情是有多么的恐怖。也许真的是身为一名武汉人才能设身处地的理解,当曾经“耀武扬威”的武汉人在封城以后说待在家里就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的时候,当真的看见身边认识的人家里感染病毒而自己却又什么都贡献不了无奈的时候,当在电视上看见病患和无数的一线医护人员及其他工作者说着再亲切、熟悉不过的家乡话的时候,我一边感叹着武汉的不幸,又却为武汉的凝聚力而感动。 我与母亲的聊天记录武汉经历了建国以来的首次封城,可以说整个城市因为疫情而“停摆”了,无数人因此失业。但在这无情的疫情背后,我却看见了很多我未曾发现的,整个国家的团结。母亲这段时间对我说过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等疫情过去了我们一定要好好感谢全国人民。我记得那天我爸领完社区发的蔬菜以后,我们吃上了以前从来没有吃过的紫土豆。这些菜,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摘光了菜地”也要支援武汉的。特别是我身边的外地的老师、朋友和同学都来关心我,问我情况如何、有没有什么需要的物资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到此时的我们虽然被疫情相隔,但想要共同度过难关的心却紧紧连在一起。 这次疫情,无数一线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冲在最前线,真正的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无数非相关专业的护士都被紧急调往前线,每天被戴的防护面具在脸上勒出了血印也毫无怨言。家里出现病患时,是我们基层的民警一个一个上门用人力搬运并送到医院。我的父母虽然不是医护人员,但他们也因为工作上的需要在疫情期间还要出门上班,而我在家唯一能帮他们做的就是分担家务、做好晚餐。每次父母回家在门口拿着酒精对着他们一阵消毒的时候,我心里多少有些心疼,但又替他们自豪。在武汉生病的时候,他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站了出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给父母准备可口的饭菜 总之,目前每天新增病例已经呈逐步下降趋势,我希望武汉可以不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尽快战胜疫情,向全世界证明我们武汉、我们中国在面对这样一场严酷的“没有销烟的战争”的时候,能爆发出多么团结、强大的力量。—2020年2月28日
2020-03-26幸运的是他的每一个“明白”与“能”不必以阿波罗,阿克索及诸神的名义起誓在夜晚中一同燃烧着希波克拉底的火焰追随着他的人奉献着每一根柴火拯救着一个国度i 作者注:“阿波罗,阿克索及诸神的名义起誓”来源于医者从业都要宣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第一段第一句。ii 作者注:西元前403年,雅典城邦爆发瘟疫,希波克拉底发现高温可以防止疫病传播而号召雅典人燃烧火焰拯救这座城市。
2020-03-191月23日10时,武汉正式进入封城状态。一夜之间,万人空巷。随着病人数量的突增,武汉乃至全国各地的医生都冲上前线。我的父母也都是医生,理所当然,他们也投身救助病人的工作当中。一切来得都太意外和突然。早期,在“火神”,“雷神”医院还未来得及建立的时候,武汉大多数医院疯狂接收病人,但防护措施都还没能完善彻底。由于病毒疯狂地传播性和未知性,我的父母在忙碌的同时,也担心自身染上病毒带回家传染给我,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冲进洗浴间进行“消毒”。身心压力让人喘不过气,父母的神经一直紧绷着,就算是下班了,他们的来电铃声也不曾停歇。好在没过多久,就传来好消息:“火神”“雷神”医院正式开工。同时越发多的好心人向医护人员进行援助,捐赠物资。很多酒店提供免费的住宿环境,医院也提供免费的蔬菜给医护人员的家庭;志愿者司机为需要出行的人员提供免费的接送;社区物业为居民们找到购买生活用品的渠道。一切都在慢慢变好,同时母亲得知自己所在的医院被纳入定点救治医院,这使她压力剧增。于是,“微信相互慰问”变成我们家的常态。因为害怕自己被传染上把病毒带回家的缘故,母亲住进医务人员专用酒店,所以每天的家庭团聚也只限晚餐时间我们可以通过微信“视频电话”。尽管是已经在母亲下班很久了之后再与她视频通话,都能看见她脸上被防护面具勒出来的痕迹。短短几天母亲的面部状态好像在直线下降,但是她仍然是有精神的样子。我知道对她而言,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是最能让她感到开心的事情。在这个重要的关头,母亲涌出的使命感让我骄傲且敬佩。从每天感染人数的数字大的让人头皮发麻,到现在的“湖北12地零新增”,少不了社会和政府的帮助和管控,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医护人员的不屑努力,因为他们的付出、努力、汗水,甚至牺牲,才有现在越变越少的“感染人数”。中国在政府的指导下团结一心,凝聚在一起,我坚信在不久后,武汉能重振旗鼓!写于2020年2月28日
2020-03-17又一年春天到了。这是我经历的第18个春天。春天在我印象中永远都是喧闹的,多彩的。在经历过冬季的沉睡,随着一声震天地的惊雷,幼种纷纷发芽,动物渐渐复苏,人们也逐步褪下臃肿的厚外套,扬起充满希望与朝气的脸庞迎接春日。今年的春天静悄悄的,似与往年都不同。直至今日,多数人们仍裹着睡衣窝在家中酣睡,当然,我对此毫无责备之意,去年冬季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使得人们不得不遵守新规减少出门,拘在家中。那么,那少数留在门外的是谁呢?是与时间争分夺秒的,不畏艰难,不分昼夜的医护人员;是下沉基层,奔波于各个小区运输物资,为公为民的公务人员;是主动请缨,不顾疫情风险,不辞万里直赴武汉支援的热血勇士。他们都是一线的战士!是英雄!是和平时代所诞生的新英雄!何其不幸,又何其有幸,我的父母都是战士中的一员。我仍记得儿时他们拉扯年幼的我长大时的情景。那时啊,我觉得他们是我的英雄,是我的专属英雄。他们好像什么都会,会做我最爱的烧鸡翅,会帮我缝制小杯套,会指导我写我最不擅长的数学题。我那时啊,总觉得两位数加减法怎么那么难,打草稿掰手指算好几遍都不对,而他们一秒不到就可以口报答案。他们好像不会累不会休息,每晚都守在我床前守护我不被我所害怕的黑夜妖怪抓走,直到我进入梦乡才悄悄离开,第二天一大早又喊我起床上学,在我睡眼朦胧赖着不动的时候,也扶着我起来帮我穿衣服。他们难道是超人?我常常这样想着。后来啊,我长大了,逐渐发现他们其实根本不是超人,只是大千世界中的一个普通人,他们会因为难受哭泣,会因为不顺心争吵,会因为工作辛苦贪睡。他们唯一与其他人不同的就是他们会毫无理由,毫无保留的爱我。我还有一个秘密想告诉你们,谢谢你们为了守护我的童真,扮演了18年的圣诞老人,每年平安夜悄悄把礼物放在我床边,让我一直都相信有圣诞老人的存在,其实我早就猜到是你们了,但我只是想在你们面前永远像个孩子,看着你们宠溺无奈的神情然后撒娇讨要礼物。现在,疫情蔓延,我忽地发现你们其实仍然是英雄超人,只是这次你们不再是我的专属,而是所有人的英雄。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你们在正值疫情的爆发期就下沉基层,前往各个社区,深入每家每户。我还记得奶奶看到爸爸第一天去上班的时候没有护目镜的照片,在家里急得直跳脚。从那之后我都不敢看你们工作的照片,因为我真的很担心和害怕,我想象着你们肯定穿着防护服,带着勒得紧紧的口罩挨家挨户调查,送物资。当你们把衣服口罩脱下的时候,一定浑身是汗,脸上也都是深深的红印。从你们接到通知下社区到现在,算算我们已经有近一个月没好好见面了。每天我只能等你们下班回到你们单独的住所,在彻底将全身消毒之后才能视频通话。妈妈的头发因为天天洗的缘故都比之前枯黄了。除此之外,只有你们来爷爷奶奶家为我们送食物时才能短暂的见一会面,而且你们只能站在门外,我只能透过门缝和猫眼看到戴着口罩,全副武装的你们,甚至连完整的身形都看不清楚。其实你们要离开家前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一点也不想哭,但是听到你们开始整理行李准备很久不回来的时候眼泪还是一下就掉了下来,就那么自私地想着,为什么我的父母都要去上班呢?凭什么别人的父母就可以陪着他们,事后想来这个想法确实是幼稚到了极点。但请原谅我,原谅我一时钻了牛角尖没有让你们省心。现在想来,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毕竟你们是超人,是英雄,你们答应过一定会照顾好自己,英雄和超人,不会食言的,不是吗?前线的千千万万个战士们,我也衷心希望你们都可以平平安安的,我知道你们都已经在尽全力抗击这次疫情了,所以我不想再给你们施压了,只希望你们在工作之余,一定照顾好自己,不要逞强,因为英雄,不会食言。但英雄,也会累。感谢所有英雄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你们用坚实身躯守护了大武汉的安宁。相信当春日真正来临时,我们大家可以相约去壮丽蛇山之顶的千古名楼黄鹤楼,去体味“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虚缈仙境;去大气端庄的东湖,去感受“暮色苍茫下楚城,解舟何处问前程”的壮阔胆魄;去万里长江第一桥,去品析“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雄伟瑰丽。期待春日振翅的蝴蝶,期待春日微拂的清风,期待我们嘴角勾起的笑意和迎着暖阳的脸颊,期待与你们的相逢和重逢。我坚信,待到樱花烂漫时,便是你我相遇时。我们,一同,等春天。
2020-03-12三月,如期而至,惹得人心惶惶的病毒也有所好转。终于,在这一天,3月1日,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开学了,而与以往不同的是,因疫情的影响,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摆放整齐的桌椅,而我们期待许久的老师和同学也没能在身边,我们只是在手机、电脑里听到了老师们对于这次开学典礼的演讲。但我仍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在春日的校园中与同学和老师们相遇,正如高飞副院长所说:“严冬已过,春天正在走来。”随后也有部分老师和同学在线上交流了心得。其中,袁莉老师说到在这段特殊的期间要做好防护、陪伴家人、努力学习和静心学习,而这不就是一个当代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吗?学会做一个有担当、有孝心、勤思考的人。就像在这次疫情中作出贡献的一线工作者们,因为责任,而选做一个大爱之人;有孝心,方能体会父母之不易;而会思考,则会带领我们走向睿智的领域。也有几位身处武汉的同学们发表感言,他们都体会到疫区工作者的不易,特别是那些父母是一线工作者的同学,我相信他们心里都是引以为傲的,虽然很思念奋战在一线的亲人,但会把这种小爱融入到大爱,愿世间无恙;也感受到国家各方支援的强大支撑。冬已尽,春可期。各个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者们都陆续复位;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需要的是在未知的领域中有水滴石穿的勤学精神,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与身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时刻准备着接过祖国建设者们手中的接力棒,让国家和民族因我们而更精彩。待到山花烂漫时,外院再相逢。
2020-03-10时间2020年3月2日 上午10:30-11:30地点网络在线平台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教授致辞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外交学院参加IPP项目的学习,外交学院是一所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是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被誉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在过去近70年中,500多位大使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相信经过在这里的学习,未来的你也会像他们一样,代表国家走向世界的舞台。今年由于特殊的原因,我们只好选择一种特殊形式欢迎大家。还好,严冬已经过去,春天正在走来,期待春暖花开时节,在外交学院的校园能够见到大家!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袁莉老师致辞在延期开学、线上学习的这段时间,鼓励大家做好以下几点:1. 做好防护2. 陪伴家人3. 努力学习4. 静心思考 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项目主任刘琳老师介绍延期开学期间的线上教学安排,并连线在武汉的学生,进行线上交流武汉的几位同学,父母是医生、是一线工作者、是党员、是社区工作者,同学们分享了各自的生活状态、感悟和疫情结束最想做的事,尤其表示感受到了各方援助的温暖。 待疫情散去,我们在外院相聚!
2020-03-022019年2月27日,外交学院王燕教授为IPP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主题是关于公共演讲。公共演讲在国外日常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同学听过之后都表示获益匪浅。下面就通过IPP同学的感悟来领略专家讲座的魅力吧! Today, I am honored to be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be involved in Professor Yan WANG’s lecture for public speaking. Her brilliant speech actually inspired my English learning with some aspects I attached with little significance. I formerly hold the believe that the quality of public speaking is only concerned with the speaker himself. However, Professor WANG put forward that a good oration is contingent on both the speaker and audience, which indicates that eye contact or gestures would be effective in conveying the message you are going to express. Public speaking is also a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Speakers should frequently obtain feedback from the listeners and respond to their questions with conciseness as well as effectiveness. For myself, orienting a topic has always been an obstacle while composing a passage for speeches, which means that I often lose direction in the very initial stage of writing. Professor WANG’s method seems to be helpful. The first solution is to choose the topic you know a lot and then narrow it down. The second approach is to choose the topic you have little acquittance with hoping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Whatever I choose, I have to ensure that my terminal topic is manageable enough. A fundamental framework is equally important for a laconic but rich content. An interesting introduction is an useful tool to catch the audience’s attention, which is vital to form a good atmosphere dur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speech. For audience, listening to a spee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reading an article. For the reason that they are not able to review the formerly read paragraph.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necessity for the speaker to have a brief but comprehensive summary to the section. What’s more, while giving the speech, speakers are to constantly adjust the speed and rhythm that suit best for a listener without a pen to record. Despite of the importance of an intricate framework and a brilliant introduction paragraph, the substance of the article is what really matters. We speakers should put forward approachable examples instead of professional concepts and we should utilize some verbal techniques to form the echo with the audiences. Overall, I feel awesome for Professor Yan WANG’s speech for Public Speaking, which would generate profound impact on my future study in English as well as other languages. ——陈钟涵 王燕教授的讲座根据公众演讲的流程,就演讲技巧及流程展开了详细的讲解。首先是公众演讲的稿子写作,以生动形象的例子具体说明了要抱着说服听众的目的,选取自己熟悉或想了解的话题,以一定的框架结构进行论述。每一个论点都需要实例支撑以防止演讲枯燥无味。其次是演讲的现场表现方面,最主要的就是从容。王教授讲了她的学生张璐在很多重要场合作翻译时的真实事例,阐明了镇定自若,以一定的节奏,恰当的音量,合适的情绪进行演讲的重要性。这次的讲座给完全不了解演讲程序及技巧的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全面系统的学习从选题到结束演讲中所有的细节和一些小的技巧,例如:话题不要太高端,每段后面都要有总结,态度要朴实,最真实的东西最能打动人心等等,让我们受益匪浅。 除了公众演讲之外,王教授还讲了一些有趣的故事,表明了翻译如果一个一个词的翻译会出现一些不地道的表达,甚至闹出很多笑话,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些例子来自于王教授的亲身经历,或是关于奥运会的申报,或是某个成材的学生。单单是这些例子就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不同的场面人生,增长了见识。 通过这次讲座,我们对公众演讲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也听了许多有意思的故事,让我们的在校学习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或课堂,更从教授的讲座中获得某种特定的技能或对人生有更加深刻的思考。 公开演讲对我来说一直都是自己很害怕的方面,今天王燕教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周游 公开演讲不单单是只取决于演讲者,其实演讲也是一种交流,需要吸引听众,关注听众,说服听众与听众产生共鸣。演讲的时候不一定要用很复杂很高级的词汇,但一定要让听众感受到你的真诚。有的时候眼神和肢体的传递也是更加有效的。演讲内容一定是要有主题的,而且内容需要有结构,而理论更需要论据支撑,可论据最好是比较贴近生活的东西,这样也可以吸引听众。 一篇好的演讲稿可以获得喝彩,可演讲者在台上的姿态和台风也很重要。从表达上来说,要保持自然的状态,自信、从容的表达。说一个句子或一段话不要先想好中文然后对照翻译,这样容易出现不地道的英语表达。还有一点,一定要做自己。任何的一个演讲主题都没有准确的答案,我们应该允许各种思想的共同存在,只要能够说服自己说服听众的那就是对的,一定要坚持自己。 ——罗玉琪
2019-03-01"我深深凝望你的眼,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我轻轻牵过你的手,你的温暖始终没有改变。而这将随我一起,一起到下一个新年。" 2018年12月27日,2018-2019外交学院IPP新年晚会在外交学院主楼423教室举行。晚会在19: 00准时开演。4位主持人走上舞台,对到场的各位老师、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在全场的掌声中宣布晚会正式开始。 节目以一首节奏明快的rap《圣诞夜》拉开帷幕。两位表演者戴琦沁、雷棵同学与观众的互动炒热了现场气氛。接下来田冠成、陈钟涵同学的歌曲《动物世界》则引得全场观众们纷纷侧耳聆听。 随后两位美女张静漪、李静宜同学的组合自弹自唱,为我们带来一首经典的《strawberries and cigarettes》,并现场encore一首《starving》,优美的歌声更引来曹徐梓同学出彩的伴舞。 今夜唯一的语言类节目来自于由毛世伟、李佳泽等同学建立的"天才话剧社",他们为大家带来一段别出心裁的舞台剧表演《盗版童话》,在场各位皆被独特又百转千回的剧情所深深吸引,不得不说这是一场引人入胜的成功演出。参演者为周游、曹徐梓、卢昱霖、毛世伟、李佳泽、罗玉琪、李姝慧、毛瀚伟,声控崔铭文。 而在舞台剧之后同学们尚未平复的激情被朱嘉琦同学演唱的歌曲《get over you》又一次点燃,演唱之后她的个人舞蹈首秀也使人大饱眼福。 由李姝慧、卢昱霖同学演唱的歌曲《因为爱情》压轴登场,深厚的唱功和得天独厚的嗓音在深夜将我们带入一场充满温情的听觉盛宴。 在两次激烈的游戏环节中,老师与同学们纷纷激情参与,全程笑声洋溢。 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我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展现青春风采,表达美好祝愿,对新年寄予了希望。此次晚会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还要感谢为本次晚会付出的幕后同学们!
2019-01-09"我最骄傲的是,也许我做的一些事情能娱乐到他人。"Stan Lee曾这样说。 多年前我在作文中还能不带粉丝滤镜地冷静分析,他创造的超级英雄能够长久地被我们热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大概在于,他们都一点儿也不完美,性格上各有各的缺陷,有时候和我们一样,会受到或是经济或是情感所带来的困扰。这些超级英雄就是每一个我们,不过他们会被彩蛋里的路人Stan Lee温柔地教训。 而他本人是最大的超级英雄。虽然一样有大大小小的个人缺陷,但他的超能力,是保持童心95年。于是我们能看到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一提到漫画和英雄,眼睛里还发着光。 恰恰在一个月前,Stan Lee在采访过程中被问到有什么心愿时,他给出的回答非常简单:"当我离开时,每一个人都是开心的。" 现在我想,当他被灭霸的响指带到另一个宇宙时,这个愿望是实现了的。 他的客串将要结束了,但他的英雄一直都在。他能比我们活得都久。
2018-11-16"即使历经艰难,仍没失去光彩。"看到这句话是在抵达北京的第二天,我一个人在西单偶然碰上情书展的时候。此时初来乍到,即使素来难有归属感、因而对故地少有依恋,那种类似于床垫下的豌豆带来的不适感依然难以抹平。 适应了新环境的状态向来被我理解做,醉里饮酒如茶,初时微妙的苦涩皆被模糊成绵长的香。 私以为眼下的日子算不得艰难的;外交学院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便利而不算嘈杂,课排得满也尚可以接受。等这种新鲜劲过去后将面对的大概才是强烈的自我折磨,那些或许没有预想到的怅然会一个不落地排着队挤满每一个角落。 在这所小小的大学中,我本想在这里草草生活下去,熬过这短短的一年,但是在几天的校园生活过后,我有了新的想法,我有了我的第一个宿舍与第一批舍友,他们都充满朝气,将本该劳累的生活过得多姿多彩,我们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回到教室后孜孜不倦的学习,我们在一天天的不断成长!而我认为这个学校最出彩的事情莫过于体育课了,我第一次承认了"你的英语是体育老师教的"这句话,在我看来我们的体育老师在英语的造诣上完全不输体育,他教给了我们中国的传统功夫——太极,我们在他的教导之中无不充满了对先人的憧憬与赞叹,正因为他们当时的聪明才智和对于文化锲而不舍的精神才使中华文化如此出彩,为后世的人们所歌颂。 即使"风雨后见彩虹"是老生常谈,我依然要把它挂在嘴边;即使岁月一定会对我这个小可爱动手,冒着失去光彩的危险,我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和它比划两手。这种"无论是否历经艰难都有光彩"的笃定,来源是少年气,表现为哪怕路途泥泞也能迈的出去,毕竟我已经知道路就在这里。
2018-09-209月8日下午,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外交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江瑞平教授,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袁莉老师以及资深国际教育专家韩教授出席了开学典礼。 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教授代表外交学院对新生及家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同学们努力跨出人生最关键的一步给与了殷切的期望和鼓励。江院长介绍外交学院定位为"小而精",足够小,充分精。例如班级规模小,为学生提供了更充分的学习资源;学校校园小,为老师和学校的管理提供了优质的条件;同时与其他同等级学校学生相比较,外交学院学生接触各界名流的机会要更加多。江院长强调外交学院的教学与科研绝非闭门造车,都是为国家决策部门和外交一线需要做准备,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外交学院高效的学习资源。同时,江院长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希望同学们用心、用力。做好定位,选好方向和目标并为之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要求项目团队严格、严谨。对自己的工作严格要求,做到为人师表,对工作有严谨的态度和行动力。三是希望家长放心、放手。要对学校对项目有足够的信心,配合教学团队工作,顺利将孩子送入世界名校。 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教授 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袁莉老师对IPP项目的发展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也对IPP新生给予了深情的寄语和满满的祝福。IPP项目自2006年至今12年,为世界名校输送了一千多名学生,发展良好,办学成果优异。袁莉老师也在道德品质、学生的学习和在校活动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给同学们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祝愿所有学子经过外交学院一年的学习取得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收获喜悦。 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袁莉老师 资深国际教育专家韩教授详细阐述了外交学院IPP项目在教学、生活和签证方面的优势,期待同学们经过在这里的学习生活,在各个方面有所收获和成长。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这个高起点的平台上严格要求自己,从心理上和习惯上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换,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换,适应国际化教学和国际学生身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带着母校和父母的期望自我约束、努力拼搏、砥砺前行,收获属于自己的美好前程。 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外交学院IPP新生开学典礼圆满结束。衷心祝愿各位新生们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8-09-12新时代,新选择 ——欢迎加入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 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Program CFAU,简称IPP)是外交学院正式与加拿大和美国世界名校签署的共同培养本科学生的学士学位项目。该项目于2006年创立,至今已开办20期,共向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世界名校输送了千余名优秀学子。 学生将在外交学院进行一年的英语基础强化、国际考试培训以及学分转移课程的学习并获得12-18个大学学分,第二年即转入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世界一流名校继续就读,学习结束即可获得所在大学的本科学士学位。项目自2006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团结、坚持、拼搏、创新"为核心精神,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学标准,努力为学生搭建一条优质、安全、高效、便捷的成才之路。 通过不懈的努力,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实践,为国家多渠道、多层次培养具有中国视野和世界眼光的现代化人才探索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成功模式。 招生对象: 立志到国外名校深造、品学兼优、有较好英语基础的高中在读学生(即:高二学年结束,具备高中毕业条件)及高三毕业生。 入学时间: 2018年9月 入学条件: 1. 具备高中毕业条件 2. 品行端正,无不良记录 3. 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4. 通过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的考试 所需材料: 1. 高考成绩单原件(如有) 2. 高中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如有) 3.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4. 一寸蓝底免冠彩照2张 5. 报名测试费500元 测试安排: 为方便各地家长,采取电话预约的方式,预约测试时间。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24号外交学院主楼415-417室 电 话:010-68323186 ; 68323192; 68324402 传 真:010 - 68321223 邮 箱:info@cfau.edu.cn 网 址:www.cfau.edu.cn (学院网站); https://ipp.cfau.edu.cn (项目网站)
2018-06-252018-06-22
本学期,一门名为"传统文化"的课程令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提及传统文化时,人们的第一反映大多是国粹、朝代变换、四大发明,然而这些仅仅是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所拥有的传统文化中的冰山一角而已。中国传统文化又被称为国学,总的来说共有七种文化:汉字、饮食、居住、交际、观念、宗教、易学。人总是生活在某一种或多种文化中,我们被文化孕育而生,文化被我们人类化,让这个陌生世界变得愈发紧密。 一个新的汉字就是一种新的文化,从汉字的简化到汉字的拼音化,汉字有着强有力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文化的一块活化石。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更是文明的直接承载体,在文化的传承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其最珍贵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更是所有丰富且繁多的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是反映民族风貌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就像江河终会汇入海洋一般,各国文化的长河也必会交错、冲击,然后汇入海洋。 历史的回声叩响心扉。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的民族,有着自信、自强的民族之魂!在苦难中造就伟大,在前进中铸造辉煌。充满了活力,富有朝气,生机勃勃,我听到了,听到中国的脚步在猛迈向前,风华正茂的巨龙开始腾飞! 供稿人:IPP 2班 马禧安宁
2018-04-254月9日,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专家Andrei Tabirca 到访我校,为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学生进行了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着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的专业设置、录取标准、校园生活、住宿环境、专业调整、选课办法以及加拿大的实习与就业、如何更好地适应加拿大的学习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内容详实的PPT与激动人心的视频,让同学们更加直观、清晰地对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的学习生活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此外,同学们还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向专家老师进行提问。 讲座结束后,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袁莉老师会见了Andrei Tabirca,进一步了解了IPP学生在加拿大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并就双方进一步加深合作进行了沟通。 阿尔伯达大学高度重视与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的合作运行,为了进一步加强两校合作,阿大专门为IPP学生开通了特殊通道,以确保IPP学生能够更加顺畅地入读阿尔伯达大学。
2018-04-16本学期,IPP开设了"交流学"这门大学学分课程。上课之初,我们就被课堂内容深深地吸引了。 礼仪之邦 | 交流之堂 | 敬诚当校 | 听让亦宝 | 吾师吾辈 | 良言妙方 | 泱泱中华 | 人才济济 | 他乡求学 | 衣锦还乡 | 一代容华 | 英姿飒爽 | 交流之学 | 耀国之光 | 交流学 Communication Studies | 交流是视听说的结合,同时也离不开"美"、"礼"与"度"。一个好的交流者不仅要能说会道,还要学会打理外在形象。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性,特别注意修饰和打扮,这就是一种爱美之心的表现。如果说一个男子不修边幅还能表现出某种风度的话,那么一个女子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就很难给别人留下什么美感。《女训》中说到:"心犹面首也,是以甚至饰焉。面一旦不修,则尘垢秽之。"言语交流之前,外在的形象发挥着至关重要。好的外在形象给人美感,能够增加交流的意愿。 | 交流的过程中,"礼"是最基本的原则。礼先于行,生于心。心知何为礼,则行达礼。礼是大道大义,亦是点滴细节。细节是保持舒适的交流距离,熟知各种见面礼仪,掌握中西方就餐礼仪,了解入室时的礼仪,懂得介绍朋友时的先后顺序……这些礼节的学习对于我们的日常交流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在兼顾"美"与"礼"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掌握好"度"。在交流过程中,掌握适当的"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达到交流效果。比如,我们要注意根据不同的社交场合,调整仪表着装、讲话用语等。 | 孔子认为首先必须修身诚意,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曾子强调每天要"三省吾身"方能终不失过兮;屈原缀兰树蕙,强调"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诸葛亮曾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交流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习得外在行为表现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修养心性,以涵养道德,砥砺节操。这门课程帮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好的交流者,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2018-04-16对于IPP学生来讲,tutoring center一点也不陌生。从开学伊始到现在,tutoring center在帮助同学们备考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秋季学期,Tutoring center 的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每天开放2个小时。在开放时间段,会有四名老师从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四个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一对一的帮助与辅导。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与时间安排,自行选择辅导的方向与时间。 在春季学期,tutoring center 的辅导重点从全面备考变为考前冲刺。辅导形式也由一对一辅导,转变为一对一辅导与专题辅导相结合。 Tutoring center的专题辅导分为:听力精听,写作精练,口语练习。 在听力精听专题辅导时,老师带领前来参加的同学们进行统一的听力精听,同学们根据听力材料进行听写、跟读与总结大意等,帮助同学们全面提高听力能力。 写作精练专题辅导则由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一个指定题目的写作练习,然后进行面批并提供一对一的修改建议。 口语练习辅导则由老师和同学们模拟考试现场,进行口语模拟练习,帮助同学们克服紧张情绪,提高口语能力。
2018-04-16郭奕乐(珠海) 从uic到外交学院的这一周里,刚开始还是有点不适应的。骤变的作息和作业量让我仿佛回到了高三,但是这也激起了我想要刻苦学习的斗志。 廖笈峰(广州) 初到北京,来到二三环交界的外交学院,浓厚的文化氛围冲击了我的思想。学校的硬件虽然有些落后,但也体现出古朴的感觉,非常安静,可以安心地学习。面积虽小,但各种设施一应俱全。 黄兆鑫(深圳) 刚来这里学习一周,学习氛围还不错,老师宿管对我们也挺好,同学们也很友善,每天学习的时间都很充沛,相信在这良好的资源下我们可以取得考成绩。 马禧安宁(武汉) 说实在的,一开始来到外交学院我是抱着既期待又沉重的心情的。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来到这,选择这条目前看来的坦途。一周了,我似乎已然熟知这里的纪律与传统,已然熟知了同学与老师,已然成为了这里的一份子。来到这儿,就仿佛回到了三年前进入武外的那一幕,陌生却温馨的感觉,同武外的他们一般nice的师生,同武外一般的小校园却饱含着悠久历史与人文情感。我知道,这里,我很喜欢。或许,我逃避了过去的种种不如意,逃避了我一直为之努力的高考;又或许,我失去了很多弥足珍贵的人或事,失去了平凡却伟大的拥有着无数回忆的青春。我似乎早已对此淡然,因为这里,外交学院,能给我更多,更多丰富的知识,更多绚丽的芳华,更多精彩的人生。Fighting!!!To be the person that you wanna be!!! 傅杨茜 (珠海) 这是我第一次长达几个月离开家独自到陌生的地方生活和学习,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很快就适应了北京的生活。这里虽然没有高三那种紧凑的学习节奏,也没有一般大学的那种悠闲与课外生活,但正是这种每天井井有条的学习生活让我每天都过得充实和自在。除此之外,我想对我自己说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 李博宇(佛山) 在成长中明白了成长本身是一场本质上永无止境的修行,就像是人一生在苦苦追求的意义即是意义本身,学习的目的便是在求索意义的意义了吧,也因此一切努力本就是目的,不在于达到,而在于应有的经历,也因此没有无意义之努力,而只有不达目之人。所以无论身在何处,都要不断学习,投入努力,来达到应有的目的,赢得一生的意义。为自己加油,为各位喝彩。 林航帆(潮州) 很荣幸能够来到外交学院IPP项目进行三个半月的学习。老师们的热情和同学们的努力感染着我,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会继续努力赶上同学们的进度。 杨铠诚(贵阳) 北京同学的优秀让我叹为观止。依然希望同学们能接纳穷蠢懒的我。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才能变得更加优秀,即是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因害怕失去而不敢拥有。起码还能拥有奋进的机会,高速撕裂式的成长,才能弥补以前的遗憾。 杨以铭(深圳) 茨威格在他的《短头皇后》中写道:"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号了价格。"我在北京发黄的街灯下想起这句话的时候,的确非常感慨。 于我来说,进入外交学院不是机遇,而是命运的馈赠,让我从高考失败的阴影走出,接触高质量教育的熏陶。但代价同样是很大的,除开初到北方的水土不服、生活习惯等不便,更在于几乎无异于高中的管理以及学习模式。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委实不能说是一种轻松的体验。但至少明白一个道理,是我自己做出这个选择,放弃了轻松的二本而进入外交学院进修自己的学术能力。无论如何,把握好当下再次学习的机会,对我来说就足够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于正道(广州) 作为一个理科生,对我来说,进入外交学院是一个意外的机遇,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从客观的公式到对我来说相对虚无缥缈的句子,压力从来都萦绕在我身边。但不管怎么说只有接受挑战,才能享受胜利的喜悦,路还长,总不能停滞不前。 熊明宸(深圳) 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不背叛祖国,坚定立场再出国。 向晗(武汉) 在新的学期要如老师在评语中对我所说的要掌握好,好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态度。长远的目标是考上自我理想的大学,最近的目标是尽快跟上分数高的同学们的学习节奏,其实我的目标还有很多,也许不能一一实现,但我会尽自我最大潜力去做。当然我明白这一路不会是一帆风顺,但它总会给我期望让我黯然欣喜的时候,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对待校规,班规,坚决不做有损学生身份的事。我这个学期必须要努力,不要辜负了老师和父母对我的期望! 梁志敏(珠海) 从南方到北方,离开最亲近的人,去一座陌生的城市生活,难免会有不舍与伤感。幸好北国的天还算蓝,幸好四处都是我钟爱的无叶子的树,幸好所有的人都是友善的。依旧期待…
2018-03-23吴可恩(潮汕) 初来乍到,明显感受到自己与IPP同学们的差距,外交学院的严格管理使我倍感压力。但我相信这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学习不够自觉的我来说,这种压力迫使我进步。希望我能尽快跟上大家的步伐。第一次来到离家这么远的地方学习,希望北方能给南方女孩一丝温暖,请多指教。 周辰玥(武汉) 来外交学院已经有一周的时间了,这一周的时间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外交学院紧张的学习氛围。我非常荣幸能加入到IPP项目中,我一定会在这个良好的环境中努力学习,不辜负家长老师的期待。 周欣然(深圳) 到了一个新环境尽管有很多的不适应,但外交学院提供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语言能力很强的同学也让我觉得自己的差距还很大,还有很长的路要坚持努力学习。班主任帮助我们制订了学习目标,让我对自己的语言成绩增加了信心,努力的方向更加明确。班上虽然都是年纪较小的学生,但对我们这些新同学都很友善。希望能尽快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收获让自己满意的成果。 罗嘉芷(广州) 在外交学院虽然只待了短短的一周,但过的非常充实。时间表一下子就满了起来,刚开始还有些不习惯和疲惫感,但坚持几天后有一种充实的快乐。我相信学校这样的安排是也为了让我们提前适应国外紧张的大学学习生活。友好的同学和和善的老师也让我更有信心过好在外交学院的这四个月,与大家一起进步。 江蓁(深圳) 三月,从南到北,开始了新的旅程。非常荣幸能够成为外交学院IPP项目中的一员,这里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动力满满,丰富的课程更是给每天充实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我相信在未来的四个月里会见证自己的成长,留下美好的回忆。Live unfolding. Wings waiting to take flight. 曾菀晴(广州) 第一次来北方上学,短短一周过去没想到还是挺适应的,身边的同学们都非常刻苦,让自己有了动力和压迫感,虽然在北方寒冷的气候每天都要早起,午休时间特别短,但是只要心里想着自己的目标就能坚持,在外交学院的学习过程也是将来去国外留学的一个过渡,是让我们能更快适应国外生活的生活,不怕苦不怕累,相信终有一天回望过去会感谢今天的自己。 陈婧可(广州) 在外交学院学习的这一周以来,令我又感受到了高中学习的紧迫感,这里的同学学习都很认真与刻苦,而我受到他们的感染,每天都会给自己布置要完成的任务。老师们也非常关心我们这些新来的学生,同学们也都十分的友好。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自己能有所进步,并且认识更多的新同学。 曾嘉伟(广州) 来到北京的第一周虽然很累,但是也收获良多,认识到了几个很有意思的新同学,也认识到了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希望自己在外交学院的这个学期努力学习,雅思达到6.5,其他课程也认真听讲,完成更多的学分,尽快融入新的班集体,与同学们相处融洽。 李旭熠(东莞) 我很开心来到外交学院!这里有新的生活,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有着可爱的同学,他们就像花园里的花朵,而老师就像是园丁,善良,默默的付出。一种幸福的归属感从我踏进这个校园就出现在我的心里,我希望在这里,我会获得与同学,老师的友谊,并得到理想的成绩。 蒋嘉豪(深圳) 首先我十分感谢ipp给了我去海外学习这一令人羡慕的机会,虽然新学期繁重的学习任务让我或多或少会有些不习惯但是在这过程中可以认识更多的同学和体验国外大学的授课方式仍然让我十分期待,希望今后在外交学院的生活可以收获更多知识,塑造更好的自己。
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