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9日,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2015届毕业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出席本次毕业典礼的领导及嘉宾有:外交学院院长助理、教务处处长高飞先生,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燕女士,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总监韩耀新先生,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马新宇女士,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教师代表,部分外交学院IPP往届毕业生代表及各界嘉宾代表。 晚6时许,伴随着大合唱《走向复兴》的激昂旋律,本次毕业典礼正式拉开序幕。慷慨激昂的歌声表达了2015届IPP全体毕业生在即将出国之际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心。 之后,外交学院院长助理、教务处处长高飞先生,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燕女士,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总监韩耀新先生分别发表致辞,他们满怀深情地对广大IPP学子寄予了期望和祝福,并对各位同学在外交学院学习期间的成绩和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为了回馈和感谢领导、老师们的亲切关怀,在场的IPP全体毕业生集体高呼:"感谢祖国、感谢母亲、外交学子、勇创辉煌。"响亮的口号声在钓鱼台宴会大厅内久久回荡……随后,在场的各位领导向毕业生代表颁发了毕业证书,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随后,文艺演出正式开始。众多才华横溢的IPP学子纷纷走上舞台大秀才艺,一幕幕精彩的演出异彩纷呈、感人至深,宴会大厅内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在文艺演出结束后,大家纷纷举杯欢庆,同时带着依依不舍之情相互寄语,合影留念……晚8时许,本次毕业典礼在热烈温馨的氛围中缓缓落下帷幕。
2015-06-21毕业季的北京,阳光明媚、繁花似锦。6月5日上午,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2015届毕业生装扮整洁、神采奕奕,大家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振奋的心情,默默地等待着这个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上午10时许,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教授和党委书记袁南生教授率在校的全体院领导亲切接见了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2015届应届毕业的100余名同学,并与同学们亲切合影留念。 "感谢母校,感谢老师,外交学子,勇创辉煌"——同学们满怀着对母校的无限深情和留恋,怀着对母校老师们的感恩之心,用充满了青春洋溢地热情,以最简单的语言激昂地发出了IPP第十五届应届毕业生的时代最强音。这简短而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表达了IPP学子对母校、对老师的深厚情谊。大家自豪地以外交学院IPP学子的身份向母校、向老师、向祖国表达了勇创辉煌的豪迈志向和坚定决心。同学们响亮的声音震耳欲聋,久久的回荡在学院校园上空,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位师生的心间。此情此景,令在场的领导、老师、同学无不为之振奋和感动。 心声激发实践,梦想照亮征程。相信广大IPP学子在经过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的教育培养后,定会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百折不挠、锐意进取,以实际行动创造出更加非凡的成绩! 郑副院长与IPP学生合影 外教与IPP学生合影
2015-06-05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 2015年秋季招生简章 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Program CFAU,简称IPP)是外交学院正式与国外名校签署的共同培养本科学生的学士学位项目。该项目于2006年创立,至今已开办15期,共向美、加等国的世界名校输送了千余名优秀学子。以现任外交学院院长、著名国际关系理论专家秦亚青教授为代表的外交学院相关部门对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号召"要举全院之力,认真办好这一项目"。 项目自2006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团结、坚持、拼搏、创新"为核心精神,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学标准,努力为学生搭建一条优质、安全、高效、便捷的成才之路。 参加本项目的学生将在外交学院进行一年的英语基础强化、国际考试培训以及学分转移课程的学习并获得15个大学学分。第二年即转入加拿大前5或美国前50的世界名校继续就读,学习结束即可获得所在大学的本科学士学位。凡被本项目录取的学生,即被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无条件提前录取。在顺利完成上述一年的学习后,便可直接进入阿尔伯达大学继续学习,无需再行申请。 项目成立9年来,共招生15届,向世界有关名校输送了1000余名学生,其中超过85%以上的同学分别在文、理、工、商、农、教等不同领域毕业或正在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学生分别被美、加、英、澳等国的世界名校授予了"优秀学生"的称号或获得了"一级荣誉学士"学位,不少学生已提前完成硕士学位课程的学习,获得了硕士学位。 通过不懈的努力,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实践,为国家多渠道、多层次培养具有中国心和世界眼光的现代化人才探索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成功模式。 招生对象: 立志到国外名校深造、品学兼优、有较好英语基础的高中在读学生(即:高二学年结束,具备高中毕业条件)及高三毕业生。 入学条件: 1. 具备高中毕业条件; 2. 品行端正,无不良记录; 3. 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4. 通过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的考试。 所需材料: 1. 高考成绩单原件 (如有); 2. 高中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如有) ; 3.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 4. 一寸蓝底免冠彩照2张 ; 5. 报名测试费500元 。 测试安排: 为方便各地家长,采取电话预约的方式,预约测试时间。 入学时间: 2015年9月。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24号,外交学院主楼415-418室。 邮编:100037 电话:010—68323186, 68323192,68324402。 传真:010—68321223 邮箱: info@cfau.edu.cn 网址:www.cfau.edu.cn(学院网站), https://ipp.cfau.edu.cn(项目网站)。
2015-06-03为了使同学们能更加从容地应对出国后的诸多事宜,5月14日下午,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2010级优秀毕业生冯冉、胡千重两位同学应邀返回母校,与即将出国的学弟学妹们开展了一场经验交流会,分享各自的留学经历。 冯冉同学 冯冉同学现就读于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文学院戏剧专业,曾担任该校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目前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Bank of Montreal)实习,任客户服务代表。首先,冯冉同学结合自己留学期间积累的经验,就出国之前需要准备的各项物品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提醒学弟学妹们在国外消费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理性选择;同时,她还特别强调,在国外学习期间,要提高邮箱的使用频率,随时关注学校发布的各项信息,多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冯冉同学还结合自己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实习期间的经验,为学弟学妹们讲解了办理金融服务业务的注意事项。 胡千重同学 随后,胡千重同学为学弟学妹们讲解了在国外生活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在国外期间住宿、出行、社交等方面的必要常识,并特别强调出国后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遵守国外的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留学生的良好形象。 在交流会最后阶段,冯冉、胡千重两位同学还就学弟学妹们提出的一些问题给予了耐心的解答。最终,本次交流会在热烈活跃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2015-05-1512月30日下午,外交学院IPP项目2009级优秀毕业生冯偲同学返校并开展交流讲座。作为外交学院IPP项目培养输送的学生,冯偲同学现在为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东亚文化研究专业四年级的学生。目前,冯偲不仅是《北美华人》报纸的合约英文翻译,同时还担任CSSA(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华人联合会)Newsletter的编辑,在刚刚结束的CPUUC(加拿大大学联赛)的比赛中她代表学校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此次冯偲同学的讲座主题为"English as A Tool",讲座全程以英语为主。讲座一开始,台下的IPP同学们就被冯偲学姐娴熟而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所折服。通过生动的PPT展示,冯偲同学详细介绍了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的校园环境、特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自己在留学期间的有趣见闻。另外,冯偲同学还通过照片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到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家学习"国际进修课程"的难忘经历。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加拿大的留学生活情况,她还详细介绍了阿尔伯达大学周边的地理环境及学校教学安排等相关情况。 在讲座中,冯偲同学强调了英语学习在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希望学弟学妹们要打牢英语基础。同时,冯偲同学还深情回忆了自己当年在外交学院IPP项目学习时,老师们给予她的重要帮助与指导,并由衷感谢外交学院IPP项目带给她的重要转变,使她由最初的青涩懵懂到如今的学有所成,这里不仅让她收获了知识,也使个人能力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IPP项目2009级优秀毕业生——冯偲 在之后的交流互动环节,冯偲同学与在场的IPP同学们进行了沟通,就学弟学妹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讲解。此外,冯偲同学还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奋斗经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冯偲同学在刚来到外交学院时英语成绩相对薄弱,起初雅思成绩仅为5.5分,经过外交学院IPP项目的培养以及出国后的进一步深造,使她的英语应用能力及业务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并取得了今天这样可喜的成绩。她衷心鼓励学弟学妹们要珍惜在外交学院IPP学习的美好时光,努力奋斗、提高本领、学会感恩,把握好当前的难得机遇,充分做好出国前的各项准备,用努力和付出去书写自己青春岁月的崭新篇章。 当天,冯偲同学的母亲也来到了现场,她从家长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在来外交学院IPP项目之前,作为母亲的她内心还略有疑虑,随着孩子加入IPP项目后取得的进步,使家长欣然接受了IPP项目。如今,看到女儿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更证明了当初选择的正确,也进一步印证了IPP项目是真正适合孩子的项目。同时,冯偲同学的母亲发自内心地希望在场的IPP学生,要勤奋学习、培养兴趣、发挥优势,努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交流活动最终在热烈而温馨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2014-12-3112月25日晚6时许,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庆圣诞迎新年文艺晚会在学院礼堂隆重举行,IPP项目全体师生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为了使本台晚会内容丰富、异彩纷呈,IPP项目从领导到每一名同学都对此次晚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各班班委自12月初就开始了筹备工作,共征集歌曲、舞蹈、相声等节目共十九个。为了能在短时间内打造出高水平的演出,所有参与晚会筹划、排练的同学们秉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保证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牺牲各自的课余休息时间积极参加排练及各项筹备工作,为晚会的顺利举行做出了巨大贡献。 晚会正式开始前,后勤组的同学们就开始了辛勤劳动。大家各司其责,准备圣诞礼物、布置会场、调试设备,将会场营造出温馨浪漫的圣诞氛围。 晚6时许,伴随着耳熟能详的圣诞歌曲,晚会正式开始。彭雨冬同学的一首《We are the champions》拉开了晚会的序幕,使同学们从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摆脱出来,全情投入到圣诞的节日气氛中;集体歌舞《歌舞青春》,生动展现了学子们活力四射的青春风貌,整齐划一的动作,热情灿烂的笑容,立刻把大家带回到青春激昂的美好时代;各班男神女神联袂出演的舞蹈《Christmas Tango》生动演绎了独特的百老汇风情,让观众如痴如醉;合唱《爱因为在心中》温暖而感动,令观众为之动容;一场爆笑的《北洋舰队》将帅气和搞笑完美结合,令人目不转睛,笑声不断;舞蹈《Fiction》,为观众带来了一次强烈的视觉冲击;《父亲》、《奔跑》、《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等美妙歌曲的联唱,为晚会增添了无限精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韩老师和祝申同学合作的经典对唱《为了谁》,引发了大家对过去难忘岁月的回忆,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晚会最后,IPP英语外教Philip突然出现,以一段即兴的RAP给观众带来了特别的惊喜……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三个小时的晚会在美妙的圣诞旋律中圆满结束。 本场IPP视听盛宴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示自我、团结合作、增进友谊的广阔舞台,同时营造出了浓郁的节日氛围。通过本次活动,充分展示了IPP同学在课余文化生活中的绚丽风采,激发了广大学子的潜能和积极性,这也必将成为学子们在IPP大家庭中一段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2014-12-26任小萍谈女大使的外交之路 任小萍大使出席纳米比亚大使馆举行的"迎国庆"招待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女外交官,她们充分展示了中国女性的骄人风采,在外交舞台上汇聚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外交战线上名副其实的"半边天"。 2014年12月24日,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荣幸地邀请到我国著名的外交家、翻译家、教育家任小萍大使为同学们做了一堂意义深刻的讲座。任小萍大使与IPP学子们进行了直面交流,并就学子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讲解。 下午3时许,会场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演讲开始后,任大使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态势,并对时事热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任大使还将自己多年来在世界五大洲48个国家学习、工作的经历和收获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 随后,任小萍大使结合自己多年来丰富的英语教学经历,为广大IPP学子们传授了学习英语的科学方法。她希望同学们要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特别强调要夯实基础,同时要配以科学的方法,经常练习、善于积累,使英语学习"整体化"、"链条化",最终实现英语水平质的提高。 最后,任小萍大使还就IPP学子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并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下午5时许,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让IPP同学们零距离领略了中国女外交官的风采,使同学们增长了知识、丰富了阅历,对同学们今后的英语学习及人生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使简介: 任小萍,女,197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曾在外交人员服务局英国驻华使馆,英国"每日电讯"北京记者处和美国驻华联络处担任翻译。1978年至1982年公派到英国留学,曾在伦敦经济学院攻读国际关系,在里兹大学和伦敦大学东方非洲学院攻读语言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伦敦大学任教。1982年回国后在外交学院任教,1992年评为正教授,开设《高级翻译》,《美国媒体和政治》和《美国大众传媒》等研究生课程。历任外交学院英语系主任,培训部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教育部高校英语专家组成员,中国译协副秘书长,北京译协副会长,中国英语口语协会副会长,中国法制局翻译定稿专家,中国翻译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待遇。1987-1988美国富布莱特耶鲁大学访问学者(美国传媒研究),1997年美国艾森豪威尔访问学者(美国媒体与政治)。主要著作:《国际传播与国际关系》(外交篇);主要译著: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转》英文版和《周恩来和他的世纪》英文版;主要辞书:商务、牛津合作出版的《精选英汉汉英词典》和《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等。2000年任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参赞兼新闻发言人,2002-2004年任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主管英文翻译工作。2004-2007年出任中国驻安提瓜和巴布达大使,2007-2010年任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现为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成员,中国外交干部学院筹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2014-12-25第十九讲 国际政治中的信号传导:新理论与新进展 主讲人:蒲晓宇(美国内华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时间:2014年12月30日(周二)15:00 地点:外交学院展览馆路校区国际交流中心1103会议室
2014-12-25想想未来的几年,我们还会在一起,还是蛮幸福的! 12月19日,外交学院IPP项目班级调整工作顺利结束。本次调整工作,深刻验证了IPP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促进了IPP同学间更广泛的交流互通。一些班级自发为调动的同学组织了联谊活动,聚一次餐、拍一张"全家福",鼓励同学在新的环境再创佳绩。尽管调整只是部分同学上课的教室发生了略微改变,但同学们所表现出的留恋、不舍之情以及包容、乐观的心态却着实令人感动。同时,加入新班级的同学也满怀欣喜之情,决心尽快适应新环境,以饱满的状态迎接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同学们相互鼓励,彼此约定在今后的正式考试中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实现共同进入世界顶级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加入IPP大家庭后的"首秀" 我们说好不分离,要一直一直在一起... 班级调整工作历来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工作难点,若处理不善易引发教学秩序的动荡。外交学院IPP项目秉着"严谨办学、关注学生、科学管理、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为核心理念,于12月18日举行了雅思(IELTS)模拟考试。结合本次雅思摸底情况以及期中考试和前一阶段综合成绩,经过全面衡量、慎重考虑,对部分同学进行了相应的班级调整。 "硬菜们"加油! 本次调整工作的背景是:IPP项目学生入学后英语强化阶段的学习内容结束,通过考试来掌握学生的雅思基础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迎接国际考试阶段的学习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班级调整并不是成绩等级的划分,而是为了明确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调整工作旨在帮助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扬长补短,为日后在正式雅思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打牢基础。 班级调整结束后,IPP项目的领导、老师在第一时间对有疑虑的同学进行了耐心的说明,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误区和心理障碍。通过坦诚的沟通交流,使绝大多数同学明白了此次调整工作的真正意义和必要性,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真实想法并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为日后更好的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暂时分离,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在一起。12月的北京虽寒意正浓,但IPP大家庭的温暖却弥漫在学子们的心间。有IPP这样坚实的平台,同学们在其乐融融的大家庭里彼此呵护、互相帮助,这些足以让家长们感到放心。
2014-12-2212月17日,主题为"与外交翻译面对面"的"外交一线"论坛讲座在外交学院沙河校区成功举办。外交学院特别邀请到优秀毕业生、曾为李克强总理及第一夫人彭丽媛担任过翻译的外交部翻译室翻译张京,结合外交翻译工作经历为同学们进行了讲座。当日,部分IPP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讲座。 美女翻译张京 下午二时,会场已座无虚席,许多同学只能坐在地上,甚至站到了会场外面,热情地期盼着张京师姐的到来。下午三时,张京准时来到了会场并细致地为同学们讲解了外交翻译工作的责任与重要性。她与同学们分享了宝贵的学习及工作经验。讲座中,IPP的同学们表达了自己对外交翻译工作的理解与向往之情,张京详细耐心地回答了IPP同学提出的问题。下午五时,本次活动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讲座现场 本次精彩演讲给IPP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效地传播了正能量,极大地激励了同学们进一步践行"团结、坚持、拼搏、创新"的IPP精神,为努力攀登学习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加讲座的IPP部分同学合影
2014-12-19第十八讲 当代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演进及其影响 钱雪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时间:2014年12月17日(周三)15:00 地点:外交学院展览馆路校区国际交流中心1103会议室 讲座内容简介:以基地组织为核心,探讨恐怖主义组织体系和意识形态的演进过程,特别是恐怖主义同世界政治之间的关系。 主讲人简介:钱雪梅,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长期关注并致力于政治伊斯兰、民族主义、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问题的调查研究。
2014-12-16题目:与外交翻译面对面 主讲人:张京(外交部翻译室翻译) 主持人:孙吉胜教授(外交学院院长助理) 时间:2014年12月17日(周三)15:00—17:00 地点:沙河校区图书馆报告厅 主办:科研处、英语系、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 欢迎大家参加! 主讲人简介: 张京,女,外交部翻译室翻译,2003至2007年就读于外交学院英语系。在校期间曾先后在第十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上荣获冠军、在第十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荣获亚军。2007年进入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从事口笔译工作至今。曾于2008-2009年公派英国留学获硕士学位。多次承担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事活动口笔译任务并荣获外交部优秀公务员称号,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科研处 2014年12月15日
2014-12-15尊敬的各位家长、同学: 近段时间有很多学校以及学生和家长来电来函咨询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2015年春季班招生事宜,借此机会,我们谨向多年来一直关注和支持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的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学生及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将有关2015年IPP项目春季招生相关事宜告知如下: 根据外交学院的总体部署和发展规划,经报请学院领导批准,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决定不开展2015年春季招生工作。 如有各界人士和学生、家长遇到冠名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春季招生相关的类似活动,纯属乌有,请谨慎对待。同时,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减少不必要的混乱和损失。 广大学生及家长要了解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的招生工作安排,请关注我们项目的官方网站:https://ipp.cfau.edu.cn。 欢迎学生和家长来电来函或当面咨询。 咨询电话:010-68323186,68323192,68324402传真:010-68321223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24号,外交学院主楼415-418室。
2014-12-09为加强我院师生对外交一线工作的认识、突出学院的外交特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局势及热点问题并与资深一线外交官互动,科研处和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从本学期起开设"外交一线"论坛,邀请外交部及其他相关部门一线外交官就国际合作反恐、亚太经济合作、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等重要议题举办讲座。2014年11月20日晚,"外交一线"论坛第一讲在我院沙河校区图书馆礼堂举办。本次主讲人为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副司级参赞、外交部境外追逃和国际执法合作特别协调员孙昂参赞,讲座题目为"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国际合作反恐的若干实务与法律问题"。院长助理孙吉胜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 孙昂参赞进行演讲 在讲座中,孙昂参赞结合自己丰富的一线外交工作经验,尤其是担任我驻美使馆法律参赞以及在联合国安理会"基地组织"制裁委员会担任法律专家的工作经历,从全新的视角向同学们讲解了国际反恐合作的相关议题,包括"基地组织"等恐怖组织的变化、情报搜集与反恐工作,以及反恐合作中情报搜集涉及的法律争议和道德困境等。在讲座过程中,孙昂参赞始终以自己的一线外交经历为主线,并结合大量鲜活的案例进行讲解,令在场的同学耳目一新。 讲座最后,孙昂参赞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对当前涉及反恐合作的很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如ISIS的动态及其影响,打击恐怖主义的方式,恐怖袭击受害者权益的保护,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途径等。同时,他还以自身成长经历为例,对同学们的学习和事业规划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并对同学们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 本次讲座持续时间达两个小时,在场同学对资深一线外交官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业务能力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对国际反恐的形势及相关法律问题有了全新的理解,受益匪浅。 科研处 2014年12月5日
2014-12-051.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任务是什么? 答: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8年,主要致力于开展国际教育合作、来华汉语进修以及面向社会开设外语、外事培训等项目。其在外交学院2006年开创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等项目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之后于2013年与其他教育机构合作、引进、新开发了另外一些合作项目,如IBP、IMP、PMP等。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现任院长为王燕教授。 2. 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目前有什么项目? 答:国际教育学院目前开设的项目有: (1) 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Program CFAU,简称IPP) 是外交学院正式与加拿大和美国世界名校签署的共同培养本科学生的学士学位项目。该项目于2006年创立,至今已开办15期,共向美、加等世界名校输送了千余名优秀学子。 IPP学生在外交学院进行一年的英语基础强化、国际考试培训以及学分转移课程的学习并获得15个大学学分。第二年即转入加拿大前5或美国前50的世界名校继续就读,学习结束即可获得该校大学本科学士学位。 2008年,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立后,IPP即并入国际教育学院。 (2) 国际名校本硕连读项目(International Bachelor-Master Program,简称IBP)建立于2013年。该项目是由外交学院下属的国际教育学院与其他教育机构共同合作开办的(3+1)本科和(3+2)研究生层次项目。 IBP学生在外交学院完成三年的学习,通过考试获得专科学历(成人教育),之后可以转至海外大学进行一年的本科学习。获得本科学历后,经项目部推荐,可在海外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历。 (3) 国际硕士学位项目(International Master Program-简称IMP)建立于2013年。该项目是由外交学院下属的国际教育学院与其他教育机构共同合作开办的研究生层次的项目。 IMP学生在外交学院修读硕士学位预备课程。 (4) 美国教育学硕士直通车项目(International Pre-Master Program-简称PMP)建立于2013年。由外交学院下属的国际教育学院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国际教育学院合作开办的国际教育学硕士项目。 PMP学生在外交学院学习半年的PMP课程,成绩合格的同学直接进入到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育学院进行一年的硕士课程的学习。 3.上述有关项目的运行情况如何? 答:(1) IPP—2006年至今,共招收15届学生,向世界有关名校输送了1000余名学生,其中超过85%以上的同学分别在文、理、工、商、农、教等不同领域毕业或正在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学生分别被美、加、英、澳等国的世界名校授予了"优秀学生"的称号或获得了"一级荣誉学士"学位,不少学生已提前完成硕士学位课程的学习,获得了硕士学位; (2) IBP—项目于2013年由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引进并开办,去年开始第一届招生,目前还没有毕业生; (3) IMP—项目于2013年由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引进并开办,去年开始第一届招生。学生毕业情况请关注外交学院官方网站; (4) PMP—项目于2013年由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引进并开办,去年开始第一届招生。学生毕业情况请关注外交学院官方网站。 4.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是否设立官方网站? 答: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简称IPP设立的官方网站即外交学院的官方网站。进入路径为:外交学院官网—国际教育—国际教育合作(IPP),或直接登录IPP项目官网:https://ipp.cfau.edu.cn。除此之外,外交学院从未也不允许设立任何有关"外交学院留学"字样的官网。 5.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是否冠以其他名称? 答: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Program, CFAU.简称IPP),由时任院长吴建民大使于2006年创立至今始终在全球冠以上述名称,从未进行过任何改变。凡与此冠名雷同的机构或项目,纯属巧合或是有意、无意的混淆。 6.参加IPP项目会有哪些收获? 答:选择IPP,一生都受益;我们专注教育,我们关注学生; IPP项目,是您成功通往留学之路的现代动车; 加入IPP,为梦想插上翅膀、为未来点亮航程,圆你中国梦,成才梦。 7.IPP项目的精神是什么? 答:团结、坚持、拼搏、创新。 我们有团结的精神——以人为本,营造和谐; 我们有坚持的信念——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我们有拼搏的勇气——敢为人先,独树一帜; 我们有创新的思维——勇于探索,与时俱进。 8.IPP项目有哪些文化内涵? 答:以信誉为承诺,以成就铸辉煌,以质量为基石,以安全为保障。努力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识与素质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9.IPP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答: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所有的IPP学生更为优秀、更为杰出。使其成为:有高尚品德的人才,有丰富学识的人才,有卓越领导力的人才,有活跃创新力的人才,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10.IPP项目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答:(1)完整诠释留学意义——针对学生和家长的迫切需求和关切,给予准确的定位,提供一站式服务; (2)高品质的教学内涵——针对项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名师的传授,配以科学的方法,实现学业成绩与做人成就的双丰收; (3)优质外交教育资源——借助外交学院特有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浓厚的学术素养,使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提升品位; (4)科学严谨有效管理——依靠多年来成熟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加之严谨务实、科学高效的项目团队,为项目的顺利运行保驾护航; (5)完善的个性化服务——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精心策划梳理各环节流程,提供周到细致的个性化服务; (6)有效规避留学风险——针对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留学风险,采取科学预知、提前研判、正确应对、合理规避的举措,最终实现安全投入、可靠回报; (7)中外衔接最佳平台——通过中外优质教育理念的培养,使学生的学识得到提升、心志变得成熟、能力得到强化,为日后与世界名校的有序衔接、平稳过渡奠定坚实的基础。 11.项目如何帮助不同基础的学生融入IPP整体教学计划? 答:我们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个性化的定制,确定适合的教学进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的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感受国内外文化的熏陶,最终实现学生整体成绩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12.IPP项目的教学内容及师资情况如何? 答:由外交学院教师亲自授课,全方位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提升沟通技巧,既表达出中国人的思想和智慧,又符合西方人的逻辑思维和结构要求。同时,连同国外合作大学资深教授为学生传授中西方精品学分课程,为学生带来最前沿的国内外教学理念,营造国际化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提前感受国外大学的语言环境和授课模式。培训领域顶尖学校的最优秀教师为项目学生授课,帮助学生从容应对各类考试,努力实现超越世界名校的录取标准。 13.既是外交学院的项目,IPP的学生在教学、生活方面如何安排? 答:IPP所有学生均由外交学院统一安排在展览路校园教室上课,统一住在学生公寓,实行统一管理。为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学校统一为项目学生办理了外交学院校园一卡通,共享学校相关资源。 14.IPP项目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是怎样管理的? 答:学习上,配备品德高尚、治学严谨的班主任老师,全程管理学生的各项活动,为学生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督促鼓励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及各项考试。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及心理疏导,真正实现学生从离家到入学的无缝衔接,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从国内学校到世界名校的心理转化和平稳过渡; 生活上,实行封闭式的严格管理方式,耐心细致的宿舍管理老师凭借多年的学生管理经验,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热情周到的亲和力,竭诚为学生们提供家长式的服务保障。为学生们营造安全、有序、整洁、规范的生活环境,真正做到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 15. IPP项目是否设立奖学金机制? 答:项目为学生设置了三类奖学金机制: (1)在外交学院学习期间,对于雅思成绩达到6.5分及以上的学生将得到一定额度的奖学金; (2)根据其在外交学院一年学习中的成绩和表现,10%的项目学生可获得由阿尔伯达大学学术委员会提供的1万加元全额奖学金; (3)学生抵达国外后,即可向所在院校申请相应的学术奖学金。 16. IPP项目学生的签证通过率如何? 答:借助丰富的外交资源,加之资深的签证专家的认真把关,工作团队严谨求实的作风和长期丰富的经验,为项目学生提供了便捷周到、安全可靠的一站式签证服务。项目自2006年成立至今,所选派的学生签证通过率为100%,这在同行业内是极其罕见的。 17.学生毕业后将获得什么学历证明? 答:学生在外交学院学习一年后即获得外交学院颁发的IPP结业证书和15个大学转移课程学分。第二年赴美、加世界一流名校继续本科学业,完成所在学校规定的学分后,即可获得所在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所获学位得到教育部学位机构认证,并得到国内外政府及全球的认可。 18.IPP项目的外交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相比其他院校,IPP学生能够充分借助外交学院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参与世界各国高端人士亲临的讲座、演讲等外交外事活动,进而开拓视野,提升品位; (2)外交学院作为外交部所属院校,能更好地与国内外使领馆、合作院校开展直接的沟通交流; (3)资深的签证专家全程参与、积极运作,与使领馆、签证官长期稳固的合作,使签证环节更加可靠、便捷,帮助学生顺利获得入学签证。 19.IPP项目都与哪些世界名校对接? 答: 加拿大项目TOP 5学校: 1.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2.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3.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4.加拿大皇后大学 Queen’s University. 5.阿尔伯达大学 University of Alberta. 美国高端项目TOP 50学校: 1.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2.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3.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4.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5.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6.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7.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7.麻省理工大学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7.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0.加州理工大学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1.达特茅斯学院 Dartmouth College. 12.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13.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4.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15.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16.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17.范德堡大学 Vanderbilt University. 18.莱斯大学 Rice University. 19.圣母大学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20.埃默里大学 Emory University. 21.乔治城大学 Georgetown University. 2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23.卡内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23.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23.南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23.佛吉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Virginia. 23.维克森林大学 Wake Forest University. 28.塔夫茨 Tufts University. 28.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30.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31.波士顿大学 Boston University. 32.布兰迪斯大学 Brandeis University. 32.威廉玛丽大学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32.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32.罗切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36.乔治亚理工大学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7.凯斯西储大学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38.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Park. 39.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40.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41.里海大学 Lehigh University. 42.伦斯勒理工学院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43.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 44.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45.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46.迈阿密大学 University Of Miami. 47.叶史瓦大学 Yeshiva University. 48.东北大学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49.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 50.佛罗里达大学 University Of Florida. 51.乔治华盛顿大学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52.俄亥俄州立大学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ia. 53.杜兰大学 Tulane University. 54.德州大学奥斯汀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55.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014-12-04为了激发同学们的英语学习热情和对英语口语的兴趣,并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同学们能够获得一个尽情挥洒创意、展现英语风采的舞台,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于11月27日成功举办了"感恩节英语演讲比赛"。在比赛前夕,广大同学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度和积极性,鉴于报名人数较多,为了体现本次比赛的"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特将比赛模式设定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以求给选手们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 在预赛阶段,同学们便有着不俗的表现,最终经过裁判的仔细评判,共有十名选手脱颖而出"冲"入决赛。决赛于11月27日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决赛荣幸地邀请到了外交学院英语教授吴庆军、外教老师Philip、英语老师陈宏和陈倩倩作为本次演讲比赛的评委,而外交学院IPP项目的领导及老师也一同列席并观看了比赛。本次比赛,由实验班的吴枫同学和孙书欣同学担任主持人。 赛后,评委们不但对选手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同时还结合各自的丰富经验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最后,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总监韩耀新教授也在总结讲评中对同学们提出了鼓励和期望。经过评委们的最终打分,谢明洋同学以流畅的论述,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演讲内容博得了评委及观众的一致好评,荣获了此次英语演讲比赛的第一名。二等奖分别被吴枫同学和孙书欣同学摘得,吴枫同学的演讲内容丰富、观点明确,具有很强的解读性;而孙书欣同学富有磁性的声音则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另外,彭雨冬同学和田家旺同学凭借独具风格的表现力获得了三等奖的成绩。此外,实验班的杨童同学还演绎了极为精彩的脱口秀表演,为比赛增添了活跃的气氛。 本次演讲比赛旨在通过竞赛的模式提高同学们的演讲技巧和英语表达能力,以便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英语潜力。比赛不仅让同学们积累了相关经验,更为同学们适应国外教育环境及提高自身素质奠定了无比宝贵的基础。 参赛选手与评委、老师合影 "最佳创意"一等奖获得者谢明洋同学 "最佳人气"二等奖获得者吴枫同学 "最佳魅力语音"二等奖获得者孙书欣同学 "最佳台风"三等奖获得者彭雨冬同学 "最佳表现力"三等奖获得者田家旺同学
2014-11-2811月17日,阿尔伯达大学国际合作项目协调人Andrei Tabirca代表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访问了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 Andrei先生为同学们详细的讲解了阿尔伯达大学的发展前景、学术成就、基础设施、校园生活、专业选择、毕业去向、就业前景等方面的问题,并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困惑。同学们均表示这次讲座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阿尔伯达大学的详细信息,还带给他们刻苦努力学习的动力。会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讲座后,Andrei先生对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的发展和现状做了详细了解,并与国际教育合作项目总监韩耀新老师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项目未来的提升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Andrei指出阿尔伯达大学与外交学院双方的合作已结出丰硕的成果,近千名项目学子已赴贵校学习,很多学生已顺利毕业。他希望日后双方能够更加紧密的合作,为项目学生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及优质服务。Andrei先生代表阿大对我院的友好、热情表示感谢,他认为通过双方的努力,一定能够保持并强化项目优势,共同为创造学生的美好未来做出贡献。经过会谈,双方就项目发展问题达成高度共识,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在两校的共同努力下将取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2014-11-18为了让学生们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西方节日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英语教学,时值西方万圣节到来之时,让同学在狂欢中切身体会万圣节别样的气氛,充分展示同学们的才华与创意,外交学院IPP同学在10月31日这一天举办了万圣节大派对。 这是一个IPP同学们盼望已久的夜晚。学生们在派对上与外教、IPP老师们亲密互动,在笑声中深入地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内涵与差别。当晚独具匠心的鬼阵迷宫、垂涎三尺的饕餮晚宴、异彩纷呈的才艺表演、奇幻浪漫的化妆舞会等也充分地展示了学生们的精彩创意与艺术才华。这个狂欢之夜也成为了IPP学生心中永恒的美好回忆。 温馨的南瓜灯见证着IPP同学们万圣节美好的回忆 皮卡丘"大闹"老师办公室 皮卡丘与老师们嬉戏 奇幻浪漫的礼服 鬼阵迷宫 一片欢乐的海洋 外教Philip与同学们欢度万圣节 穿越时空的美少女战士 假面舞会开始啦 食神大PK 这里有美丽的女鬼出没! 保卫熊与他的朋友 面面相觑的骷髅 IPP师生共度万圣节
2014-11-03外交学院江瑞平副院长2014年6月于钓鱼台国宾馆接受国内知名媒体采访,权威解读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 请点击观看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E0NzcyNzg0.html
2014-10-31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王燕院长2014年6月于钓鱼台国宾馆接受国内知名媒体采访,介绍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IPP)特点。 请点击观看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E0Nzg3NjE2.html
201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