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7日,由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课题论证会在外交学院展览路校区国际交流中心1103会议室成功举办。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司长王亚军、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教授、课题首席专家王帆教授及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国防大学、外交学院的专家学者与会。 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教授主持开幕式,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教授致开幕辞。秦亚青院长表示,该课题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既是教育部重大课题,又是外交学院重要科研任务,希望得到在座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司长王亚军作主旨发言。王亚军司长就为何要加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如何将外交实践与外交倡议系统化科学化,如何清楚阐释并宣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以及如何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行发言,并预祝课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课题首席专家、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教授向与会专家介绍课题情况。王帆教授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提出背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内涵与基本前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色所在、以及如何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行了阐述。 与会专家围绕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课题进行讨论发言。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逸舟教授、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唐永胜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清敏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袁正清研究员、以及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祖贵教授依次发言,分别就如何在课题研究中扬长避短、做出特色,如何联系总体性约束与复杂性思维,权力政治与国际法意义上的外交,该课题的概念、定位、任务、框架,如何联系理论与实践等问题各抒己见,并对课题论证书提出了具体建议。 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胜军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王存刚教授、外交学院院长助理高飞教授依次发言,分别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接受度及提高接受度的具体方法,国际体系作为复杂系统产生的新变化,当代中国属性、传统大国外交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区别与联系,及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外交上所面临的二元挑战等议题发表看法,并对课题论证书提出了框架、逻辑与细节方面的修改意见。 最后,课题首席专家王帆教授对课题论证会作总结。王帆教授向各位与会专家表示感谢,表示将汲取与会专家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在三年时间内完成课题,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报3月30日头版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报道;光明网理论频道以"走出一条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道路"为题对会议进行了报道。 网络版链接: www.cssn.cn/zx/201603/t20160330_2944823.shtml theory.gmw.cn/2016-03/30/content_19514267.htm 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2016年3月27日
2016-03-302016年3月29日下午,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副主任、外交部原副部长何亚非莅临外交学院,受聘成为外交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外交学院全体院领导及外交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受聘仪式,及何亚非教授的专题演讲“中国外交的战略挑战”。 受聘仪式由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教授主持。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教授代表学院欢迎何亚非教授的到来,他介绍了何亚非教授的外交实践经历与学术成果,表示,何亚非教授是外交学院聘任的第一位特聘教授。秦亚青院长向何亚非教授颁发了聘书,并代表学院与党委领导班子向何亚非教授表示衷心感谢。 聘仪式结束后,在秦亚青院长主持下,何亚非教授发表专题演讲“中国外交的战略挑战”。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何亚非教授就中国外交在当今大国关系、周边地缘政治与全球治理等三个方面面临的战略挑战作了详尽的历史回顾、政策梳理和前瞻分析。大国关系方面,何亚非教授认为,中美关系是未来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因素,也是世界和平、繁荣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进一步努力推进习主席提出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在周边地缘政治方面,何亚非教授主要分析了“一带一路”、中日关系以及中国应对周边外交战略挑战的重要意义。谈到全球治理,何亚非教授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历史进程及其关键节点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他认为,当前世界期待中国对全球治理做出贡献,中国需要把握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窗口,提供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演讲结束后,何亚非教授与外交学院师生互动,回答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和如何推进亚投行与其他国家、私营部门合作等问题,赢得阵阵掌声。 秦亚青院长在讲座结束时谈了三个感受,即内容丰富、梳理精到、判断精准,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何亚非教授演讲中的重点问题加以强调和阐释,鼓励外交学子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为祖国外交事业做出贡献。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光明网等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theory.gmw.cn/2016-04/01/content_19534625.htm 。 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2016年3月29日
2016-03-302016年3月27日,由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课题论证会在外交学院展览路校区国际交流中心1103会议室成功举办。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司长王亚军、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教授、课题首席专家王帆教授及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国防大学、外交学院的专家学者与会。 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教授主持开幕式,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教授致开幕辞。秦亚青院长表示,该课题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既是教育部重大课题,又是外交学院重要科研任务,希望得到在座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司长王亚军作主旨发言。王亚军司长就为何要加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如何将外交实践与外交倡议系统化科学化,如何清楚阐释并宣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以及如何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行发言,并预祝课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课题首席专家、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教授向与会专家介绍课题情况。王帆教授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提出背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内涵与基本前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色所在、以及如何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行了阐述。 与会专家围绕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课题进行讨论发言。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逸舟教授、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唐永胜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清敏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袁正清研究员、以及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祖贵教授依次发言,分别就如何在课题研究中扬长避短、做出特色,如何联系总体性约束与复杂性思维,权力政治与国际法意义上的外交,该课题的概念、定位、任务、框架,如何联系理论与实践等问题各抒己见,并对课题论证书提出了具体建议。 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胜军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王存刚教授、外交学院院长助理高飞教授依次发言,分别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接受度及提高接受度的具体方法,国际体系作为复杂系统产生的新变化,当代中国属性、传统大国外交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区别与联系,及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外交上所面临的二元挑战等议题发表看法,并对课题论证书提出了框架、逻辑与细节方面的修改意见。 最后,课题首席专家王帆教授对课题论证会作总结。王帆教授向各位与会专家表示感谢,表示将汲取与会专家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在三年时间内完成课题,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报3月30日头版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报道;光明网理论频道以“走出一条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道路”为题对会议进行了报道。 网络版链接:www.cssn.cn/zx/201603/t20160330_2944823.shtml ;theory.gmw.cn/2016-03/30/content_19514267.htm 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2016年3月27日
2016-03-302016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审判竞赛(英文)国内赛于3月18日至20日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举行。我院代表队最终获得全国团体冠军(overall winner)、最佳书状(best memo)三等奖两项大奖。 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审判竞赛由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刑事法院联合主办,该比赛旨在传递国际刑法知识,推动国际司法实务与我国法学教学的衔接,本年度比赛共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对外经贸大学等全国近20所著名法学院校代表队参加。我院派出了以国际法系2012级本科生陆晨,2014级本科生刘燕彬、李子钰,2015级法律硕士研究生杨惠兰等同学组成的参赛队,国际法系高秀东教授、焦阳博士担任指导教师。本次比赛跨度长,所有参赛师生任劳任怨,不畏新老校区奔波的辛劳,经常往返于沙河校区与国家图书馆、与老校区之间,在寒假前考试结束后仍留校准备,春节期间也用心研读,努力对待比赛的每一个细节。 根据比赛规则,我院参赛队在1月25日准时提交了代表政府方律师、检察官、被害人代理人三方的三份书状。3月19日和20日的前三场比赛,我代表队先后代表检察官、被害人代理人、政府方律师,一路过关斩将,一举进入前三名,挺进总决赛。我院队员们凭借出色的英语表达、镇定的临场表现、充实的案例准备、全面的法学素质征服了评委和在场观众,最终获得总分第一名、最佳书状三等奖两项大奖。 我院国际法系参加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有优良的传统,并有良好的新老传承,已经超过五届获得赴荷兰海牙参加ICC国际赛的资格。本年度比赛再次取得优异成绩,与学院领导、各部门和系里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分不开;团队成员高焱基、张淑怡、吴雅莹、黄少汶、王淦喆、蓝林泉等同学,往届队员区炜妍、李蕊、侯雨桑、宋晓等同学以及参加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比赛的队员等都为比赛准备建言献策、提供经验,在此一并感谢! 国际法系 2016年3月23日
2016-03-242016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审判竞赛(英文)国内赛于3月18日至20日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举行。我院代表队最终获得全国团体冠军(overall winner)、最佳书状(best memo)三等奖两项大奖。 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审判竞赛由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刑事法院联合主办,该比赛旨在传递国际刑法知识,推动国际司法实务与我国法学教学的衔接,本年度比赛共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对外经贸大学等全国近20所著名法学院校代表队参加。我院派出了以国际法系2012级本科生陆晨,2014级本科生刘燕彬、李子钰,2015级法律硕士研究生杨惠兰等同学组成的参赛队,国际法系高秀东教授、焦阳博士担任指导教师。本次比赛跨度长,所有参赛师生任劳任怨,不畏新老校区奔波的辛劳,经常往返于沙河校区与国家图书馆、与老校区之间,在寒假前考试结束后仍留校准备,春节期间也用心研读,努力对待比赛的每一个细节。 根据比赛规则,我院参赛队在1月25日准时提交了代表政府方律师、检察官、被害人代理人三方的三份书状。3月19日和20日的前三场比赛,我代表队先后代表检察官、被害人代理人、政府方律师,一路过关斩将,一举进入前三名,挺进总决赛。我院队员们凭借出色的英语表达、镇定的临场表现、充实的案例准备、全面的法学素质征服了评委和在场观众,最终获得总分第一名、最佳书状三等奖两项大奖。 我院国际法系参加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有优良的传统,并有良好的新老传承,已经超过五届获得赴荷兰海牙参加ICC国际赛的资格。本年度比赛再次取得优异成绩,与学院领导、各部门和系里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分不开;团队成员高焱基、张淑怡、吴雅莹、黄少汶、王淦喆、蓝林泉等同学,往届队员区炜妍、李蕊、侯雨桑、宋晓等同学以及参加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比赛的队员等都为比赛准备建言献策、提供经验,在此一并感谢! 国际法系 2016年3月23日
2016-03-24第二十一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于2016年3月18日-20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我院英语系大一唐杰同学代表外交学院参赛。在强手如林、竞争异常激烈的总决赛中,唐杰同学发挥极为出色,力压群雄,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为外交学院赢得了荣誉。 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是国内最权威、影响力最广、比赛规模最大的英语演讲比赛。经互联网选拔赛、校园选拔赛、地区选拔赛的层层选拔,来自全国20个赛区以及港、澳、台等地区和泰国、韩国等国家的69名优秀选手参加了此次总决赛。 在3月18日的全国半决赛中,主题是Two Cheers for “Made in China”?唐杰同学以饶有趣味的演讲内容、激情又不失稳重的即兴演说和敏捷从容的问答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从全国34名地区赛佼佼者中脱颖而出,以小组第二的优异成绩顺利晋级全国总决赛。 3月20日上午,全国总决赛拉开帷幕。本次主题来源于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唐杰同学作为1号选手,顶住各方压力,从容开场。他将自己家乡西塘多年来点点滴滴的变化娓娓道来,以此展开对现今中国古镇文化保护话题的深刻思考。在接下来的即兴演讲与问答环节中,唐杰同学也凭借自己流利的口语、敏捷的思维发表了对中国传统食品文化保护的看法,并机智准确地回答了提问评委颇有难度的问题。21世纪英语演讲比赛大赛官方组委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形容他“演讲如行云流水般舒畅”。最终,唐杰同学成功夺得大赛一等奖。 在备赛过程中,我院英语系演讲团队的教师一直为该赛事提供全过程指导,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每年都积极参加此项赛事,并在全国和地区级赛事中取得丰硕战果,获奖连连,这极大地鼓舞了我院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也是对英语系演讲课程和团队训练的充分肯定。 在此特向唐杰同学表示热烈祝贺!感谢外交学院“英语创新实践训练中心”演讲团队的指导教师所进行的赛前辅导和培训,同时感谢向演讲团队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所有教师及学院相关部门! 英语系 2016年3月22日
2016-03-232016年3月19日,由我院团委主办、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我院沙河校区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节约你我,为蓝生活"。 "地球一小时"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支持的全球最大环保活动,号召大家在每年三月熄灯一小时,以此激发人们对全球气候问题的思考和保护地球的责任感。本次"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传统亮点宿舍楼"灯光字幕墙",由一个插头、数字"60"、和一节电池结合的图案组成,寓意着拔掉插头、节约能源60分钟。 随着铜像广场上主持人宣布"夜幕星光"晚会开始。同学们围成一圈,用手电筒照亮了表演场地。校艺术团街舞社带来动感的街舞表演,合唱队演唱了歌曲《Heal the worl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指舞吉他社演奏了《夜空中最亮的星》和《南山南》两首歌曲,同学们纷纷举起双手,合着节拍摇摆双臂。北京邮电大学魔术社的魔术表演,引起同学们阵阵欢呼,将现场气氛带向了高潮。 接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斗巡星会在地面上用电子蜡烛摆出了十二星座图案。同学们饶有兴致地欣赏着浪漫的荧光星座图,听着美丽古老的星座故事。最后,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光绘"活动,用五颜六色的光束在空中DIY,光轨在相机中形成了各种图案,将大家心中对清新环境、美好生活的向往定格。 据统计,我们每节约一度电,就能够相应节约0.4Kg标准煤,减少0.272Kg碳粉尘排放。通过"地球一小时"活动,希望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将节约意识践行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节约你我,为蓝生活"。 院团委 2016年3月23日
2016-03-232016年3月19日,由我院团委主办、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我院沙河校区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节约你我,为蓝生活”。 “地球一小时”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支持的全球最大环保活动,号召大家在每年三月熄灯一小时,以此激发人们对全球气候问题的思考和保护地球的责任感。本次“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传统亮点宿舍楼“灯光字幕墙”,由一个插头、数字“60”、和一节电池结合的图案组成,寓意着拔掉插头、节约能源60分钟。 随着铜像广场上主持人宣布“夜幕星光”晚会开始。同学们围成一圈,用手电筒照亮了表演场地。校艺术团街舞社带来动感的街舞表演,合唱队演唱了歌曲《Heal the worl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指舞吉他社演奏了《夜空中最亮的星》和《南山南》两首歌曲,同学们纷纷举起双手,合着节拍摇摆双臂。北京邮电大学魔术社的魔术表演,引起同学们阵阵欢呼,将现场气氛带向了高潮。 接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斗巡星会在地面上用电子蜡烛摆出了十二星座图案。同学们饶有兴致地欣赏着浪漫的荧光星座图,听着美丽古老的星座故事。最后,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光绘”活动,用五颜六色的光束在空中DIY,光轨在相机中形成了各种图案,将大家心中对清新环境、美好生活的向往定格。 据统计,我们每节约一度电,就能够相应节约0.4Kg标准煤,减少0.272Kg碳粉尘排放。通过“地球一小时”活动,希望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将节约意识践行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节约你我,为蓝生活”。 院团委 2016年3月23日
2016-03-232016年2月14日至21日, 在英语系和外办等其他学校部门的支持下,外交学院英语系辩论协会一行四人,由英语系杨悦副教授和冉继军副教授带队,访问了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罗林斯学院 (Rollins College),参加了为期七天的辩论交流活动。罗林斯学院拥有优良的辩论传统,罗林斯学院辩论队在美国国内及国际的辩论比赛中战绩优异。此次交流活动以辩论交流为主,安排丰富而紧凑。我院代表团与美方师生进行了充分而友好的沟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活动成果。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两位辩手和一名带队教师一同参与了此次交流活动。 交流活动的第一天,辩手们就进入罗林斯学院的课堂,分别体验了哲学、国际关系以及经济学的课程,接触到了具有美国特色的课堂及学术氛围,进一步了解了对方培养优秀辩手的流程和方法。在接下来的几天,四位中国辩手与罗林斯学院的顶尖辩手展开了辩论较量,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奥兰多当地的Timber Creek中学,Keiser学院,Valencia大学分别就全民医保(This house believes in universal health care.)以及中东政治格局(This house would separate Iraq and Syria into four states, Kurdistan, Shia-stan, Sunni-stan and Islamic State.)进行了辩论。在和罗林斯学院顶尖辩手的切磋中,外交学院英语系辩论队的马知遥与李纪为同学表现出色,赢得了罗林斯辩论队教练及队员的高度肯定与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辩手们在罗林斯学院的礼堂参加了一年一度的“罗林斯杯”辩论邀请赛,中美两国辩手就中美关系的前景 (This house believes that conflic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are inevitable.)进行了观点的交锋,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辩论。在观众连连的欢呼声以及雷鸣般的掌声中,中方代表队获得了比赛的胜利。赛场上的针锋相对与场下的友好和睦相得益彰。赛后罗林斯学院辩论队教练Eric Smaw教授与我院杨悦副教授互赠了礼物,增进了罗林斯学院与外交学院的友谊。在场观众不乏重量级嘉宾,罗林斯学院董事会成员以及各专业的著名教授皆出席了此次活动。 中美两国辩手还访问了奥兰多市郊的Apopka中学, 从上午九点一直到下午三点,辩手们连续进行了七场表演赛,挑战了包括“本院认为坎耶·法斯特会成为一位出色的美国总统。”(This house believes that Kanye West can become a good US President)在内的新颖辩题。辩手们宏辞论道,以辩会友,台下掌声雷动,欢呼不断。我院辩手马知遥的风趣幽默深深地打动了台下的观众,Apopka中学的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呼喊他的名字;而另一位辩手李纪为凭借沉着的发挥,赢得了在座学生和老师赞许的目光与热烈的掌声。最终表演赛在欢乐中落下帷幕。 通过此次的辩论交流活动,罗林斯学院与我院密切了联系,培养了友谊,为未来进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院代表团此行受益匪浅,不但接触了罗林斯学院别具一格的辩论文化,而且学习了美国杰出辩手的辩论技巧,即在辩论实践中巧妙地运用各个学科的经典理论来阐释具有现实感的辩题。此外,罗林斯学院辩论队所推崇的教育导向型团队建设理念对我院英语辩论协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此次的辩论交流活动中,我院两位辩手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对于辩论本身的认识得到了提高,自身的辩论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令中美双方的辩手与老师都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了期待。 英语系 2016年3月15日
2016-03-222016年3月3日—4日,东亚思想库网络(Network of East Asian Think-tanks, 下简称NEAT)第24次国家协调员会议在泰国普吉岛召开。我院副院长江瑞平教授率领"NEAT中国"代表团参会。 本次会议由"NEAT泰国"国家协调单位——泰国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办,东盟8国(文莱与越南缺席)和中国、日本、韩国的NEAT代表与会,另有柬埔寨外交部、劳动与职业培训部和卫生部代表,以及泰国外交部、泰国高等教育委员会以及清迈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列席会议。会议重点讨论和通过了2016年NEAT年会的主题和工作组概念文件,通过了NEAT第23次国家协调员会议和第13届年会的会议纪要,确定了第25次国家协调员会议和第13届年会的召开时间与地点。 会议通过的2016年NEAT工作组分别为,"NEAT中国"提出的"通向东亚经济共同体之路"、"NEAT日本"提出的"加强东亚地区卫生合作、关注公共卫生与全民健康覆盖"、"NEAT韩国"提出的"加强NEAT的制度可持续性、走向东亚共同体"以及"NEAT泰国"提出的"东亚移民合作"。"NEAT中国"代表团行前进行了充分准备,工作组概念文件论证充分,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与支持。 会议期间,我代表团还与泰国、韩国、老挝以及日本代表进行了双边会谈,分别就NEAT未来发展(泰国与韩国代表)、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2016年会筹备(老挝代表)以及中日韩思想库网络机制建设(日本代表)等事项交换了意见,取得了积极成果。 NEAT成立于2003年,经过近15年的发展,成为"10+3"合作机制下最务实、最活跃的二轨道机制之一。我院亚洲研究所是外交部指定的"NEAT中国"国家协调单位,代表"NEAT中国"组织相关二轨道的交流与合作。2014年与2015年,受外交部委托,我院亚洲研究所又分别承担起 "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和"中日韩思想库网络"的中国协调工作。
2016-03-182016年3月3日—4日,东亚思想库网络(Network of East Asian Think-tanks, 下简称NEAT)第24次国家协调员会议在泰国普吉岛召开。我院副院长江瑞平教授率领“NEAT中国”代表团参会。 本次会议由“NEAT泰国”国家协调单位——泰国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办,东盟8国(文莱与越南缺席)和中国、日本、韩国的NEAT代表与会,另有柬埔寨外交部、劳动与职业培训部和卫生部代表,以及泰国外交部、泰国高等教育委员会以及清迈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列席会议。会议重点讨论和通过了2016年NEAT年会的主题和工作组概念文件,通过了NEAT第23次国家协调员会议和第13届年会的会议纪要,确定了第25次国家协调员会议和第13届年会的召开时间与地点。 会议通过的2016年NEAT工作组分别为,“NEAT中国”提出的“通向东亚经济共同体之路”、“NEAT日本”提出的“加强东亚地区卫生合作、关注公共卫生与全民健康覆盖”、“NEAT韩国”提出的“加强NEAT的制度可持续性、走向东亚共同体”以及“NEAT泰国”提出的“东亚移民合作”。“NEAT中国”代表团行前进行了充分准备,工作组概念文件论证充分,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与支持。 会议期间,我代表团还与泰国、韩国、老挝以及日本代表进行了双边会谈,分别就NEAT未来发展(泰国与韩国代表)、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2016年会筹备(老挝代表)以及中日韩思想库网络机制建设(日本代表)等事项交换了意见,取得了积极成果。 NEAT成立于2003年,经过近15年的发展,成为“10+3”合作机制下最务实、最活跃的二轨道机制之一。我院亚洲研究所是外交部指定的“NEAT中国”国家协调单位,代表“NEAT中国”组织相关二轨道的交流与合作。2014年与2015年,受外交部委托,我院亚洲研究所又分别承担起 “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和“中日韩思想库网络”的中国协调工作。
2016-03-182016 年2月5日 ,农历腊月二十七上午,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团中央办公厅主任鲁亚、团中央学校部部长杜汇良、团北京市委书记常宇等一行来到外交学院展览路校区慰问我院寒假留校学生。秦宜智书记与学生们话家常、拼地图、包饺子,并为同学们送上装有文具、水杯等生活用品的“大礼包”,为寒假留校学生送来共青团的新春祝福。我院院长秦亚青、党委书记袁南生、副院长李洪梅、院长助理高飞陪同慰问。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一行到达我院展览路校区 上午十时许,秦亚青院长、袁南生书记、李洪梅副院长等在教学楼前欢迎秦宜智书记一行来我院慰问。在之后的交流中,秦院长介绍了我院的建校历史、发展情况、学生概况,以及寒假期间我院对留校学生的工作安排。秦宜智书记表示:“外交学院规模虽然不大,但是特点十分突出。六十年的传统非常宝贵,应当好好传承。” 秦宜智书记与我院秦亚青院长进行交流 随后,秦宜智书记一行在院领导陪同下来到学生公寓看望寒假留校学生。秦宜智书记和大家围坐一起,亲切询问“家是哪里的,过春节为什么不回家?”“你是什么专业的,读几年级了?”“平时课程紧张吗?”“学校伙食怎么样?”……学生们纷纷打开话匣子,介绍自己的情况,气氛热烈。秦宜智书记还询问了我院是否开设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等相关课程,表示外交学院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或者间接从事与外交外事相关的工作,要成为外交外事人才仅仅学好专业课是不够的,一定要学好中国的历史,花大力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女生宿舍,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邵博韬同学就外交学院共青团工作及团支部建设等话题与秦书记进行了交流。秦书记很关心学校团组织开展活动的情况,表示共青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供好的服务,帮助青年成长。秦书记说,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同学们可以把承担团的工作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看作是对自己基本政治素质的一种培养。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阿克美向秦书记详细介绍了自己在中国的求学经历。来自新疆的哈萨克族学生迪娜告诉秦书记她寒假留在北京进行实习,秦书记叮嘱她要认真学习,认真工作。秦宜智书记表示:“了解世界的前提是要了解自己,青年人要学好自己的制度、文化,也要去了解世界的动态。”秦书记还叮嘱大家除夕时别忘了给家人打电话拜年、报平安。交流结束后,秦宜智书记代表团中央向留校学生赠送了慰问礼包。 秦宜智书记代表团中央向留校学生赠送慰问礼包 在男生宿舍,秦宜智书记细致询问同学们的学习、实习情况。全国优秀志愿者朱冠臻同学在交流中介绍了他作为一名APEC志愿者的经历体会,表示作为外院志愿者,大家在志愿服务期间牢记“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校训,将所学融入实践,把这次志愿服务当成重大的外事活动来对待,获得了各国参会人士的肯定。秦宜智书记表示赞许,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下,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现在国际上也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越来越多人开始研究中国,不少都成为了“中国通”。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外交事务必然越来越繁重。但青年往往有种惯性思维,觉得学习要多看国际、多看前沿,其实要真正做好外交工作首先要眼睛向内,了解中国,研究中国的发展,才能真正在国际上“对好话”。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留学生亚当向秦书记讲述了自己在华的学习生活情况。他说:“中国的外交政策让非洲受益很多,我们非常感激。”秦宜智书记表示,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合作是双赢的合作,希望留学生们可以好好学习中文,为中非关系尽自己的一份力。一起交流的还有来自加纳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的留学生,秦宜智书记用英语和他们拉起家常,教他们说简单的中文。 秦宜智书记一行在我院领导陪同下与我院中外学生交流 在学生公寓大厅,秦宜智书记与外国留校学生一同拼接世界地图,并接受学生邀请在世界地图前自拍留念。我院团委书记王华迪介绍说,外交学院建校60年来为祖国培养了两万余名优秀的毕业生,其中近500人担任驻外大使,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就有外交学院的校友。 秦宜智书记接受我院同学邀请在世界地图前自拍留念 中午,院领导陪同秦宜智书记一行来到食堂,与留校学生一同聊家常、话年俗、包饺子。 团中央第一书记秦宜智同志教留学生包饺子 秦亚青院长、袁南生书记与留校学生一同包饺子 秦亚青院长向所有在场的学生和工作人员送上新春的祝福,向团中央领导前来慰问表示感谢,并提醒大家“百善孝为先”,要记得跟家中父母打电话或通视频,让他们放心。随后秦院长向秦书记一行介绍了我院学生的情况并表示,外交学院最让人感到骄傲的就是我们的学生。 秦亚青院长致辞 而后大家一同欣赏了留校学生准备的节目、游戏。来自福建的林雨扬同学演唱了自己作曲、朱冠臻同学作词的原创歌曲《青年之声》,表达了中国当代青年心怀天下、积极参与国家、国际事务的良好风貌。秦宜智书记表示,共青团是为团员和当代青年服务的组织,希望同学们学好自己国家的制度,在这方面多下一些功夫。秦书记的殷殷嘱托让留校学生受益良多。 我院中外学生一同做游戏 袁南生书记致辞 最后,我院党委书记袁南生再次对共青团中央书记处领导前来看望我校学生表示了感谢,祝福大家新年快乐,希望我院学生能够“凝聚人气、陶冶清气、提升正气、砥砺才气、弘扬正气”,在各个方面更上一层楼。 共青团外交学院委员会2016 年2月6日
2016-02-062016年2月5日,农历腊月二十七上午,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团中央办公厅主任鲁亚、团中央学校部部长杜汇良、团北京市委书记常宇等一行来到外交学院展览路校区慰问我院寒假留校学生。秦宜智书记与学生们话家常、拼地图、包饺子,并为同学们送上装有文具、水杯等生活用品的"大礼包",为寒假留校学生送来共青团的新春祝福。我院院长秦亚青、党委书记袁南生、副院长李洪梅、院长助理高飞陪同慰问。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一行到达我院展览路校区 上午十时许,秦亚青院长、袁南生书记、李洪梅副院长等在教学楼前欢迎秦宜智书记一行来我院慰问。在之后的交流中,秦院长介绍了我院的建校历史、发展情况、学生概况,以及寒假期间我院对留校学生的工作安排。秦宜智书记表示:"外交学院规模虽然不大,但是特点十分突出。六十年的传统非常宝贵,应当好好传承。" 秦宜智书记与我院秦亚青院长进行交流 随后,秦宜智书记一行在院领导陪同下来到学生公寓看望寒假留校学生。秦宜智书记和大家围坐一起,亲切询问"家是哪里的,过春节为什么不回家?""你是什么专业的,读几年级了?""平时课程紧张吗?""学校伙食怎么样?"……学生们纷纷打开话匣子,介绍自己的情况,气氛热烈。秦宜智书记还询问了我院是否开设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等相关课程,表示外交学院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或者间接从事与外交外事相关的工作,要成为外交外事人才仅仅学好专业课是不够的,一定要学好中国的历史,花大力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在女生宿舍,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邵博韬同学就外交学院共青团工作及团支部建设等话题与秦书记进行了交流。秦书记很关心学校团组织开展活动的情况,表示共青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供好的服务,帮助青年成长。秦书记说,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同学们可以把承担团的工作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看作是对自己基本政治素质的一种培养。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阿克美向秦书记详细介绍了自己在中国的求学经历。来自新疆的哈萨克族学生迪娜告诉秦书记她寒假留在北京进行实习,秦书记叮嘱她要认真学习,认真工作。秦宜智书记表示:"了解世界的前提是要了解自己,青年人要学好自己的制度、文化,也要去了解世界的动态。"秦书记还叮嘱大家除夕时别忘了给家人打电话拜年、报平安。交流结束后,秦宜智书记代表团中央向留校学生赠送了慰问礼包。 秦宜智书记代表团中央向留校学生赠送慰问礼包 在男生宿舍,秦宜智书记细致询问同学们的学习、实习情况。全国优秀志愿者朱冠臻同学在交流中介绍了他作为一名APEC志愿者的经历体会,表示作为外院志愿者,大家在志愿服务期间牢记"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校训,将所学融入实践,把这次志愿服务当成重大的外事活动来对待,获得了各国参会人士的肯定。秦宜智书记表示赞许,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下,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现在国际上也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越来越多人开始研究中国,不少都成为了"中国通"。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外交事务必然越来越繁重。但青年往往有种惯性思维,觉得学习要多看国际、多看前沿,其实要真正做好外交工作首先要眼睛向内,了解中国,研究中国的发展,才能真正在国际上"对好话"。 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留学生亚当向秦书记讲述了自己在华的学习生活情况。他说:"中国的外交政策让非洲受益很多,我们非常感激。"秦宜智书记表示,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合作是双赢的合作,希望留学生们可以好好学习中文,为中非关系尽自己的一份力。一起交流的还有来自加纳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的留学生,秦宜智书记用英语和他们拉起家常,教他们说简单的中文。 秦宜智书记一行在我院领导陪同下与我院中外学生交流 在学生公寓大厅,秦宜智书记与外国留校学生一同拼接世界地图,并接受学生邀请在世界地图前自拍留念。我院团委书记王华迪介绍说,外交学院建校60年来为祖国培养了两万余名优秀的毕业生,其中近500人担任驻外大使,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就有外交学院的校友。 秦宜智书记接受我院同学邀请在世界地图前自拍留念 中午,院领导陪同秦宜智书记一行来到食堂,与留校学生一同聊家常、话年俗、包饺子。 团中央第一书记秦宜智同志教留学生包饺子 秦亚青院长、袁南生书记与留校学生一同包饺子 秦亚青院长向所有在场的学生和工作人员送上新春的祝福,向团中央领导前来慰问表示感谢,并提醒大家"百善孝为先",要记得跟家中父母打电话或通视频,让他们放心。随后秦院长向秦书记一行介绍了我院学生的情况并表示,外交学院最让人感到骄傲的就是我们的学生。 秦亚青院长致辞 而后大家一同欣赏了留校学生准备的节目、游戏。来自福建的林雨扬同学演唱了自己作曲、朱冠臻同学作词的原创歌曲《青年之声》,表达了中国当代青年心怀天下、积极参与国家、国际事务的良好风貌。秦宜智书记表示,共青团是为团员和当代青年服务的组织,希望同学们学好自己国家的制度,在这方面多下一些功夫。秦书记的殷殷嘱托让留校学生受益良多。 我院中外学生一同做游戏 袁南生书记致辞 最后,我院党委书记袁南生再次对共青团中央书记处领导前来看望我校学生表示了感谢,祝福大家新年快乐,希望我院学生能够"凝聚人气、陶冶清气、提升正气、砥砺才气、弘扬正气",在各个方面更上一层楼。 共青团外交学院委员会 2016年2月6日
2016-02-06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和外交部条法司联合举办,历时两天的“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1月10日下午6时在北京结束。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外交部、国家海洋局、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外交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南海研究院、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国内25家单位的在海洋法领域有较深造诣的50多位中青年专家、学者参会。本次研讨会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所涉法律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不少在学术上颇具创见的新观点和新视角,取得良好效果。 (中国国际法学会秘书处)
2016-01-202016年1月5日,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咨委会)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外交部刘振民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外交部条法司司长徐宏主持,联合国国际法院前院长史久镛等14位咨委会顾问和委员参加。 咨委会于2015年1月成立,由国内知名国际法专家组成,主要就重大外交问题提供法律意见、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江国青教授作为国际法咨询委员会委员参加此次会议并就有关国际法问题做了发言。 刘振民副部长指出,新形势下国际法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完善全球治理机制、树立负责任国家形象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咨委会可发挥国际法专长,为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积极建言献策。与会顾问和委员踊跃发言,围绕国际法领域发展形势和涉外法律工作、进一步发挥咨委会作用等进行了务实深入的讨论。
2016-01-12近日,2015年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工作会议在北京市海淀区金泰海博大酒店举行,北京数十所高校的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我院学生红十字会社团被评为“2015年度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先进集体”。 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在市卫生计生委、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团市委和市红十字会共同指导下,由各校“青春红丝带”负责社团组成,旨在防止高校艾滋病传播与宣传相关教育。2015年12月16日,五家指导单位组成联合调研组来我院开展“青春红丝带”社团工作调研,院团委和医务室接待了调研组一行,我院“青春红丝带”社团工作赢得了调研组一行的高度评价。 在各高校社团全面自评总结的基础上,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先进集体及优秀志愿者进行了表彰。此次荣获“首都高等院校红十字会系统先进集体”是我院红十字会继2015年5月获得“2014年度首都高等院校红十字会系统先进集体”之后获得的又一项北京市级奖项。 外交学院学生红十字会社团是我院实践类社团之一,长期以来在院团委的指导和院后勤办医务室的支持下,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不断打造“世界艾滋病日”系列宣传等精品活动,为同学们带来了关乎生命健康安全的宣传与教育活动,受到了外院学子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在此,向后勤办医务室等相关部门和广大外院学子长期以来的支持与参与表示感谢。 院团委 2016年1月8日
2016-01-112015年12月30日下午,由院团委、工会、外办、后勤办联合开展的外交学院2016中外师生新年游园会在我院沙河校区羽毛球馆举办。我院院长秦亚青,党委书记袁南生,党委副书记张瑱,副院长孙吉胜、李洪梅,院长助理高飞等院领导来到现场参与活动并为我院中外师生送上新年祝福。 本次新年游园会创新思路,一改往年元旦晚会的形式,将游戏与表演相结合。在活动现场设置游戏区与表演区。游戏区设22个游戏展位,每位参与者在入口处领取积分卡,通过参与游戏获得积分,并在出口处根据积分兑换奖品。表演区用于展示我校优秀的文艺节目,营造热烈的节日气氛。 我院艺术团街舞社同学表演开场舞 现场师生进行游戏 外籍教师进行游戏 活动期间,院领导们走进学生与教职工之间,参与游戏、欣赏节目。不仅送来了祝福与问候,还为在场师生抽取了神秘奖品。秦亚青院长现场发表了新年致辞,向全体教职员工及莘莘学子致以节日的问候。 秦院长现场向全院师生致新年贺词 袁书记为获得一等奖的教师颁奖 本次游园会的游戏由各个学生社团负责,娱乐为主、竞技为辅。"一个瓶子的独白"中参与者将愿望写下后放入心愿瓶中,同时取走其他人的心愿瓶,若有可能帮其实现愿望;"国学撷萃"悬挂在麻绳上的谜语使老师同学们体验了一把猜灯谜的乐趣;"疯狂大脑"的参与者们开动脑筋,用随机抽取的四个数字算出24点的结果;"新语心愿"为参与者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新年愿望的平台;"跋山涉水"、"直冲云霄"、"点石成金"等通过特定道具让参与者在趣味游戏中进行比拼;此外还有套圈、你说我猜、看图猜词等经典游戏,师生们沉醉在欢乐的气氛中。 本次游园会活动充分展现了我院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与人文素养,加强了全校师生的情感交流,增强了我院教职工与同学们对学校的归属感,营造出欢乐温馨的节日氛围,使外院师生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年,在来年再创佳绩。 院团委 2016年1月7日
2016-01-082015年12月30日下午,由院团委、工会、外办、后勤办联合开展的外交学院2016中外师生新年游园会在我院沙河校区羽毛球馆举办。我院院长秦亚青,党委书记袁南生,党委副书记张瑱,副院长孙吉胜、李洪梅,院长助理高飞等院领导来到现场参与活动并为我院中外师生送上新年祝福。本次新年游园会创新思路,一改往年元旦晚会的形式,将游戏与表演相结合。在活动现场设置游戏区与表演区。游戏区设22个游戏展位,每位参与者在入口处领取积分卡,通过参与游戏获得积分,并在出口处根据积分兑换奖品。表演区用于展示我校优秀的文艺节目,营造热烈的节日气氛。 我院艺术团街舞社同学表演开场舞 现场师生进行游戏 外籍教师进行游戏活动期间,院领导们走进学生与教职工之间,参与游戏、欣赏节目。不仅送来了祝福与问候,还为在场师生抽取了神秘奖品。秦亚青院长现场发表了新年致辞,向全体教职员工及莘莘学子致以节日的问候。 秦院长现场向全院师生致新年贺词 袁书记为获得一等奖的教师颁奖本次游园会的游戏由各个学生社团负责,娱乐为主、竞技为辅。“一个瓶子的独白”中参与者将愿望写下后放入心愿瓶中,同时取走其他人的心愿瓶,若有可能帮其实现愿望;“国学撷萃”悬挂在麻绳上的谜语使老师同学们体验了一把猜灯谜的乐趣;“疯狂大脑”的参与者们开动脑筋,用随机抽取的四个数字算出24点的结果;“新语心愿”为参与者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新年愿望的平台;“跋山涉水”、“直冲云霄”、“点石成金”等通过特定道具让参与者在趣味游戏中进行比拼;此外还有套圈、你说我猜、看图猜词等经典游戏,师生们沉醉在欢乐的气氛中。 本次游园会活动充分展现了我院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与人文素养,加强了全校师生的情感交流,增强了我院教职工与同学们对学校的归属感,营造出欢乐温馨的节日氛围,使外院师生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年,在来年再创佳绩。 院团委 2016年1月7日
2016-01-08王帆副院长受邀参加东方卫视《环球交叉点》节目录制 2015年12月28日下午,东方卫视《环球交叉点》栏目组与院团委合作,走进外交学院进行了年终特别节目的录制。本期节目以"共话中国外交2015"为主题,邀请到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马振岗、前中国驻伊朗、阿联酋、荷兰大使华黎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我院副院长王帆教授作为嘉宾参加,对过去一年的中国外交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一年我国外交面临的局势进行了展望。 本期节目围绕2015年的中国外交进行了回顾并对2016年中国外交进行了展望。嘉宾、主持人与观众三方互动,为话题的展开与深入搭建了有效平台。四位嘉宾就2015年中国外交战略转型和中国外交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朋友圈"的扩容以及新国际局势下的大国博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观众来自于外交学院各个年级和院系,均为深切关心中国外交、关注国际时事、了解中国境况的青年学子。录制过程中,他们积极参与互动,提问内容涉及如何面对全新领域专业性议题、中俄关系在新国际环境下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公共外交怎样应对各种挑战等,具有较高专业性与学术性,充分体现了我院学生优秀的外交素养以及对中国外交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我院学子良好的青年形象与风貌。 节目录制完成后,栏目组对外交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本活动为我院学生提供了与外交领域重量级嘉宾进行交流、互动的平台,加深了外交学院学生对国际局势和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发挥了第二课堂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同时本期特别节目的播出也将扩大我院在外交外事人才培养方面的影响力,使我院"中国外交官的摇篮"盛名远播。 2016年1月2日(周六)8时50分,上海东方卫视播出了此期节目,播出后,观众反映强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为节目播出截图 节目链接:http://tv.cntv.cn/video/VSET100148298601/fa356aa4683449c2a5f893e420ffb7d6 院团委 2016年1月4日
2016-01-06王帆副院长受邀参加东方卫视《环球交叉点》节目录制 2015年12月28日下午,东方卫视《环球交叉点》栏目组与院团委合作,走进外交学院进行了年终特别节目的录制。本期节目以“共话中国外交2015”为主题,邀请到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马振岗、前中国驻伊朗、阿联酋、荷兰大使华黎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我院副院长王帆教授作为嘉宾参加,对过去一年的中国外交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一年我国外交面临的局势进行了展望。 本期节目围绕2015年的中国外交进行了回顾并对2016年中国外交进行了展望。嘉宾、主持人与观众三方互动,为话题的展开与深入搭建了有效平台。四位嘉宾就2015年中国外交战略转型和中国外交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朋友圈”的扩容以及新国际局势下的大国博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观众来自于外交学院各个年级和院系,均为深切关心中国外交、关注国际时事、了解中国境况的青年学子。录制过程中,他们积极参与互动,提问内容涉及如何面对全新领域专业性议题、中俄关系在新国际环境下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公共外交怎样应对各种挑战等,具有较高专业性与学术性,充分体现了我院学生优秀的外交素养以及对中国外交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我院学子良好的青年形象与风貌。 节目录制完成后,栏目组对外交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本活动为我院学生提供了与外交领域重量级嘉宾进行交流、互动的平台,加深了外交学院学生对国际局势和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发挥了第二课堂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同时本期特别节目的播出也将扩大我院在外交外事人才培养方面的影响力,使我院“中国外交官的摇篮”盛名远播。 2016年1月2日(周六)8时50分,上海东方卫视播出了此期节目,播出后,观众反映强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为节目播出截图 节目链接:http://tv.cntv.cn/video/VSET100148298601/fa356aa4683449c2a5f893e420ffb7d6 院团委 2016年1月4日
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