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北京赛区复赛于10月27日在北京印刷学院落下帷幕。英语系研究生二年级的侯特特同学获得二等奖,本科二年级的程冠杰同学获得三等奖。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全国性阅读比赛,旨在推动英语读写教学,提高学生英语读写水平,引领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是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读写比赛。 特向两位同学表示祝贺!感谢英语系创新实践训练中心阅读团队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学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附:2018"外研社•国才杯" 全国英语阅读大赛外交学院落地赛获奖名单 特等奖 程冠杰 侯特特 一等奖 郑寅琦 许天舒 陈莹柯 史丽雅 徐天琦 顿然 张嘉莉 二等奖 焦小桐 王笑奕 王宇辰 金童 熊诗音 丁丛阳 沈沁源 李尚仪 刘晓晓 李诗玥 李沛遥 胡可欣 杜福权 三等奖 唐锦源 李蕉雨 徐心蕊 曾恺来 王天钰 林语嫣 丁青筠 李论衡 李国安 宋律 李心蕙 路庆波 朱佳衔 陈佳炜 张玉滢 韩星茂 柏欣雨 沙巍然 康佳倩 吴艾婧 张剑翰 黄雨晨 肖佳瑜
2018-11-092018年10月27日,"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北京赛区复赛在北京印刷学院举行。外交学院英语系研究生二年级詹闽、本科二年级李心蕙同学代表学校参赛。经过激烈的角逐,詹闽同学获得特等奖,晋级全国总决赛。李心蕙同学荣获二等奖。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全国性写作比赛,旨在推动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引领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是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写作比赛。 詹闽和李心蕙同学充分体现了我院学生扎实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特向两位同学表示祝贺!同时感谢英语系创新实践训练中心写作团队全体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学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附:2018年"外研社•国才杯" 全国英语写作比赛外交学院落地赛获奖名单 特等奖 詹闽 李心蕙 一等奖 李国安 程冠杰 李尚仪 史丽雅 二等奖 熊志健 许天舒 徐鹤鸣 周昉 金晓萌 候特特 丁青筠 蒋铭哲 三等奖 马多文 沈沁源 沙巍然 赵雪彤 丁关太 黄荟茹 李蕉雨 邓妍 韩笑 金童 黄雨晨 肖佳瑜
2018-11-092018“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北京赛区复赛于10月27日在北京印刷学院落下帷幕。英语系研究生二年级的侯特特同学获得二等奖,本科二年级的程冠杰同学获得三等奖。“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全国性阅读比赛,旨在推动英语读写教学,提高学生英语读写水平,引领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是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读写比赛。特向两位同学表示祝贺!感谢英语系创新实践训练中心阅读团队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学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附:2018“外研社•国才杯” 全国英语阅读大赛外交学院落地赛获奖名单 特等奖程冠杰 侯特特 一等奖郑寅琦 许天舒 陈莹柯 史丽雅 徐天琦 顿然 张嘉莉 二等奖焦小桐 王笑奕 王宇辰 金童 熊诗音 丁丛阳 沈沁源 李尚仪 刘晓晓 李诗玥 李沛遥 胡可欣 杜福权 三等奖唐锦源 李蕉雨 徐心蕊 曾恺来 王天钰 林语嫣 丁青筠 李论衡 李国安 宋律李心蕙 路庆波 朱佳衔 陈佳炜 张玉滢 韩星茂 柏欣雨 沙巍然 康佳倩 吴艾婧 张剑翰 黄雨晨 肖佳瑜
2018-11-092018年10月27日,“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北京赛区复赛在北京印刷学院举行。外交学院英语系研究生二年级詹闽、本科二年级李心蕙同学代表学校参赛。经过激烈的角逐,詹闽同学获得特等奖,晋级全国总决赛。李心蕙同学荣获二等奖。“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全国性写作比赛,旨在推动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引领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是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写作比赛。詹闽和李心蕙同学充分体现了我院学生扎实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特向两位同学表示祝贺!同时感谢英语系创新实践训练中心写作团队全体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学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附:2018年“外研社•国才杯” 全国英语写作比赛外交学院落地赛获奖名单特等奖詹闽 李心蕙 一等奖李国安 程冠杰 李尚仪 史丽雅 二等奖熊志健 许天舒 徐鹤鸣 周昉 金晓萌 候特特 丁青筠 蒋铭哲 三等奖马多文 沈沁源 沙巍然 赵雪彤 丁关太 黄荟茹 李蕉雨 邓妍 韩笑 金童 黄雨晨 肖佳瑜
2018-11-0910月27日,外语系日语专业学生严辰在"永旺杯"第十一届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中获得日语同传组亚军(二等奖第1名)。 此项赛事由中国翻译协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从2008年起迄今已举办11届,是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多语种口译赛事。日语比赛设同传组和交传组,每组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9个。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三轮鏖战,严辰同学从来自国内各大高校的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同传组亚军。 向严辰同学及其指导老师表示热烈祝贺!
2018-11-0810月27日,外语系法语专业学生范逸飞在"永旺杯"第十一届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中获得法语交传组冠军(第1名)。 此项赛事由中国翻译协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从2008年起迄今已举办11届,是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多语种口译赛事。法语比赛只设交传组,共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9个。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三轮鏖战,范逸飞同学从来自国内各大高校的选手中脱颖而出,荣登榜首。 向范逸飞同学及其指导老师表示热烈祝贺!
2018-11-08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主办,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协办,以全国开设西班牙语专业的高校本科学生为参赛对象的全国"西班牙语之星"演讲大赛决赛,于2018年10月20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举行。共有来自全国57所院校的382名选手报名参赛。低年级组12名选手、高年级组13名选手在经历初赛的激烈角逐后脱颖而出,进入本届大赛决赛。我院外语系西班牙语专业大二2017313班的韩静怡同学在决赛中荣获一等奖。 这是我院西班牙语专业重建后首次学生在全国大赛中获奖。 向韩静怡同学及其指导老师表示热烈祝贺!
2018-11-0810月27日,外语系日语专业学生严辰在“永旺杯”第十一届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中获得日语同传组亚军(二等奖第1名)。此项赛事由中国翻译协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从2008年起迄今已举办11届,是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多语种口译赛事。日语比赛设同传组和交传组,每组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9个。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三轮鏖战,严辰同学从来自国内各大高校的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同传组亚军。向严辰同学及其指导老师表示热烈祝贺!
2018-11-0810月27日,外语系法语专业学生范逸飞在“永旺杯”第十一届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中获得法语交传组冠军(第1名)。此项赛事由中国翻译协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从2008年起迄今已举办11届,是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多语种口译赛事。法语比赛只设交传组,共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9个。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三轮鏖战,范逸飞同学从来自国内各大高校的选手中脱颖而出,荣登榜首。向范逸飞同学及其指导老师表示热烈祝贺!
2018-11-08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主办,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协办,以全国开设西班牙语专业的高校本科学生为参赛对象的全国“西班牙语之星”演讲大赛决赛,于2018年10月20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举行。共有来自全国57所院校的382名选手报名参赛。低年级组12名选手、高年级组13名选手在经历初赛的激烈角逐后脱颖而出,进入本届大赛决赛。我院外语系西班牙语专业大二2017313班的韩静怡同学在决赛中荣获一等奖。这是我院西班牙语专业重建后首次学生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向韩静怡同学及其指导老师表示热烈祝贺!
2018-11-082018年10月17日-19日,主题为“文化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在钓鱼台国宾馆成功举办。英语系选派32名本科学生担任本次大会会务志愿者,接待与会外国嘉宾。太湖世界文化论坛是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成立的,是经民政部批准的唯一一个以论坛为组织名称的全国性社团组织,是中国自主创立的高层次、非官方的国际文化论坛,与博鳌亚洲论坛、清华世界和平论坛、贵阳国际生态文明论坛一样,是中国重大外事机制化论坛。论坛规格高,影响面广,与会中外嘉宾层次也较高。英语系高度重视此次志愿服务工作,选派学生志愿者作为大会外宾联系人,接待了外国政治家、国际组织机构负责人、学者、企业家、知名媒体人等与会嘉宾。论坛期间,志愿者们被分配在陪同翻译、接送嘉宾、日程协调等工作岗位,全程陪同外国嘉宾参加大会开幕式、全体大会、并行主题论坛、高端对话等,充分锻炼了英语运用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提升了外交外事实际业务水平。 本次活动中,英语系志愿者们积极参与,服从指挥,认真细致,热情周到,充分发扬了甘于奉献的志愿精神,展现了外院学子的优秀素质和良好作风,受到与会外宾及论坛主办方的一致好评。论坛主办方特发函对英语系表示感谢。 (英语系2016213班 李昊䶮 供稿)
2018-11-05在2018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统测(即英语专业四级,TEM4)考试中,外交学院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平均分均为79分,高于全国外语类院校平均分13分。历年来,外交学院TEM4考试平均分均高于全国外语类院校平均分10分以上(详见下图)。这表明我院学生英语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外语类院校平均水平。 英语系首届外交翻译专训班(2016214班)在本次考试中平均分为85分,高于全国外语类院校平均分19分。全班22名同学中,19名同学成绩优秀(80分以上),3名同学成绩良好(70-79分)。此外,本届153名考生中共有4名同学获得全院最高分92分,其中3人来自外交翻译专训班。 在此向全院同学表示祝贺,也向为我院学生英语水平持续提升辛勤付出的全体教师表示感谢!
2018-10-302018年10月24日下午,外交学院党委书记齐大愚大使、英语系校友、外交部翻译司培训处张京副处长和中国外交培训学院教务部高明主任(原外交部干部司考录处副处长)与80余名英语系2017、2018级翻译专业学生在外交学院沙河校区图书馆报告厅进行座谈交流。本次座谈会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立志成为优秀外交外事人才”。英语系主任石毅教授主持座谈会,院党办王少华主任、学生处王胜乾处长、院团委王华迪书记和英语系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齐大愚书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青年学子成才寄予殷切希望。作为外交学院学生,要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定理想信念,培养中国情怀和世界眼光,了解中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成为优秀的外交外事人才,为两个百年目标以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才智。随着外交学院迈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英语系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要紧密契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国家发展、外交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翻译人才。同学们在校期间要勤奋学习,提高知识能力,实现新时代奋斗者的理想。张京副处长认为,要成为合格的外交翻译人才,同学们首先要严格遵循十六字校训,培养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外交工作能力。她强调,同学们不仅要有专业的翻译知识,还要着重培养综合能力,提升多方面素质,开拓全球视野。张京副处长结合自己学生时代的生活和在外交部的工作经历,强调了英语演讲、辩论比赛等活动对个人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和临场反应能力训练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学科竞赛,积累大赛经验。张京副处长充分肯定了2016级英语系“外交翻译专训班”同学们在今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取得的好成绩,对同学们寄予厚望。高明主任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外交部的考录政策,欢迎同学们积极报考外交部。同学们在校期间不但要努力学习英语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和外事纪律意识,提高个人综合能力。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出国交换学习项目,夯实英语基础,拓展国际视野。座谈会上,英语系老师和同学们就翻译专业学习、外交工作能力等方面踊跃提问,现场互动热烈。此次座谈交流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面对面深入交流机会,对外交一线工作和翻译学习实践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同学们收获颇丰,对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也更加坚定了从事外交外事翻译工作的信念。英语系将结合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努力,精益求精,进一步发挥外交学院“高翻孵化器”的独特作用,努力培养更多优秀的外交外事翻译人才。 (英语系2017214班 丁青筠 供稿)
2018-10-30在2018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统测(即英语专业四级,TEM4)考试中,外交学院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平均分均为79分,高于全国外语类院校平均分13分。历年来,外交学院TEM4考试平均分均高于全国外语类院校平均分10分以上(详见下图)。这表明我院学生英语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外语类院校平均水平。 英语系首届外交翻译专训班(2016214班)在本次考试中平均分为85分,高于全国外语类院校平均分19分。全班22名同学中,19名同学成绩优秀(80分以上),3名同学成绩良好(70-79分)。此外,本届153名考生中共有4名同学获得全院最高分92分,其中3人来自外交翻译专训班。在此向全院同学表示祝贺,也向为我院学生英语水平持续提升辛勤付出的全体教师表示感谢!
2018-10-30外交学院召开部署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会议 10月25日下午,外交学院召开部署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工作会议,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参加。 秦亚青院长强调了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性,指出本次大会是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历史性会议,凸显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要求全院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开创学院教育新局面。秦院长阶段性总结了学院学习部署教育大会精神的有关活动,希望全院教职员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务实进取,担当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秦院长对下一步我院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要加强宣传力度,使教育大会精神入脑入心;二要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三要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学院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四要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五要加强统筹协调,搞好工作结合;六要对照会议精神,抓好责任落实。秦院长要求学院教职工要切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为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大的力量,助力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发展。 齐大愚书记表示,全院要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持之以恒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抓好贯彻落实工作。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从服务国家发展的高度,深入思考如何发挥外交学院优势,为提高教育国际影响力和外交全局做出更大贡献。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特色办学,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外交外事人才。要把立德树人要求贯彻到各个环节,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规划。要全力做好一流学科建设,办好新设专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各部门表示,将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契机,认真落实学院整体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贯彻方案,全面推进学院各项工作。 党委办公室2018年10月25日
2018-10-262018年9月17日,“东亚思想库网络第29次国家协调员会议暨第16次年会”在缅甸仰光召开。会议由外交学院和缅甸国际战略研究所共同主办,来自东盟和中国、日本、韩国的NEAT国家协调员单位代表约45人参会。缅甸国际战略研究所主席U Nyunt Maung Shein出席了会议并致欢迎词。会议由亚洲所所长郭延军和NEAT缅甸国家协调员U Kyaw Myaing 共同主持。 17日召开的国家协调员会议上,与会代表首先审议通过了《东亚思想库网络第28次国家协调员会议报告》。随后,会议重点并审议通过了由NEAT中国提交的《规划东亚经济共同体蓝图》、NEAT 韩国提交的《东亚社会文化互联互通》、NEAT日本提交的《东亚紧急大米储备机制对粮食安全和危机管理的贡献》、NEAT泰国提交的《东亚经济共同体中的残疾人政策合作:协力打破障碍 打造包容性社会》四个工作组研究报告。最后,与会代表审议通过了NEAT第15号备忘录文件,并就NEAT 2019年国家协调员会议及相关工作做出相应决议和安排。NEAT 第15号备忘录及四个工作组报告将由NEAT缅甸经本国外交部提交今年10+3领导人会议审议。 在18日的NEAT年会上,中国和老挝代表分别围绕“东亚电子商务互联互通”和“如何实现10+3国家间的联通合作》”发表了主旨发言。在会议自由讨论环节,参会代表围绕着东亚地区信息技术及其互联互通的重要性、在教育等领域中的运用与推广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该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诸多政策建议。 此次会议是继第28次国家协调员会议后,中方再度与缅方共同主办会议。实践证明,联合主办相关会议是强化双方在NEAT框架下合作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为我在东亚第二轨道外交中充分发挥理念引领、议程制定作用提供了条件。
2018-10-09由中国法国工商会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法语人才竞赛(Trophée des talents 2018)决赛于2018年9月18日在广州圆满落幕。该项竞赛是由中国法国工商会发起,法雷奥中国,法国ESSEC高等商学院及法国领事馆联合举办的一场全国性法语比赛,面向中国法语专业及法语相关项目的在校大学生。历届参赛的中国高校选手众多,他们需经过各自的校内选拔,方能进入复赛,并在各赛区经过层层考验,最终得以闯入决赛。在本次大赛的全国决赛中,我院外语系法语专业本科四年级黄菁旸同学,凭借其出色的发挥,最终荣获全国季军(第三名)。向黄菁旸同学及其指导老师表示热烈的祝贺!
2018-09-302018年9月18日,韩国记者代表团一行6人访问我院并与学者座谈。我院外交学系苏浩教授、国际关系研究所凌胜利副教授参加座谈会。亚洲研究所韩志立副研究员主持座谈。 该记者团是应新华社邀请,由韩国言论财团组织来华访问的,其成员包括韩国《东亚日报》、《国际新闻》、《韩国日报》等韩国主要媒体的资深记者或部门负责人。会谈中,我院学者分别就韩国记者关心的当前朝鲜半岛核问题形势与中方态度、中韩关系的成就与展望等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并就如何推进双方合作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2018-09-292018年9月12日至13日,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2018年年会暨“亚太格局变动与中国周边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香山饭店顺利举行。本次年会由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主办,外交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APEC与东亚合作中心协办。来自外交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近150名代表参与此次年会及分组讨论。 9月12日上午,亚太学会秘书长王玉主主持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致开幕辞,他指出,中美关系是当前双边关系的热点,美国从多边主义到区域主义,现在转向单边主义,是一个从贸易自由主义向保护主义不断演变的过程。同时,区域合作仍然是国际关系的主流,中国积极推进合作共赢的新型全球化关系。 外交学院副院长、中国亚太学会副会长江瑞平致辞,他回顾了外交学院在参与中国周边二轨外交和东亚区域合作中所做的主要工作,重点介绍了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参与“10+3”东亚思想库网络、“10+1”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以及中日韩思想库网络的发展历程和智力贡献。他希望亚太学会的专家更多参与外交学院二轨外交工作,更好为中国周边外交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本次年会组织了六场分组讨论,围绕中美贸易战及前景、中美关系发展及其对亚太局势的影响、中国的周边外交环境与战略选择、“一带一路”建设进展与挑战、“印太战略”的背景与影响以及亚太区域合作现状与前景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13日上午,学会进行了年会分组讨论总结及换届选举大会。各个分组向第二次全会上汇报了讨论情况。大会推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为新一届亚太学会会长,再次推选我院江瑞平副院长等10位专家学者为副会长。在本次会议结束后,学会将陆续对现有章程进行修改和完善,对单位会员、个人会员进行重新登记,以期不断完善学会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发挥会员的积极性,促进学会工作的更好发展。 本次会议增进了与会学者就亚太和中国周边热点等相关问题的意见交流,推动了亚太学会的发展,扩大了亚太学会的影响力。我院作为此次年会的承办单位,高质量地完成了会务组织、后勤等方面的工作。
2018-09-29为落实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决定,继日本和中国分别主办2016年和2017年“中日韩青年峰会”之后,由韩国外交部、三国合作秘书处主办的“2018中日韩青年峰会”(Trilateral Youth Summit)在韩国首尔成功举行。根据惯例,中日韩三国各自推选了10名学生代表参会。 在峰会开幕式上,韩国外交部官员安素林、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钟宪出席并致辞。在致辞中,安素林表达了对于青年代表们积极参与峰会的殷切希望以及峰会圆满召开的衷心祝愿。秘书长李钟宪指出,三国应该求同存异,正视存在的分歧,更要积极扩大三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在正式会议开始之前,主办方还组织了多场讲座,讲座内容包含:三国合作秘书处的宗旨和职能介绍,议事规则的讲解和学术指导以及三个委员会的主题讲座等等。讲座内容丰富详实,主讲人们与参会代表们互动频繁,交流深入,为会议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为期6天的会议中,来自首尔国立大学、东京大学、北京大学、外交学院等多所著名高校的共计30名学生分别组成了环境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文化委员会。三个委员会各自包括1名主席和9名代表。为加强三国青年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并加深各国代表对其他国家立场和政策的理解,主办方要求各委员会以3人为一组分别组成中日韩三方,且每一方皆由1名韩国代表、1名中国代表和1名日本代表组成。此外,为保证会议顺利进行,主办方还为各委员会安排了会场指导及其他辅助支持。 环境、经济、文化委员会所讨论的主要议题分别为:加强解决粉尘及环境污染的三方合作、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以及加强举办奥运会中的三边合作。围绕这三个议题,各委员会组织召开了两次代表团会议、五次委员会会议和最终的三国模拟峰会。青年代表们在会上发表了代表本国立场和态度的主旨演讲,进行了多轮核心磋商和非正式辩论,并共同起草和修订了联合声明。 峰会期间,主办方还组织了跨文化辩论和参访韩国MBC WORLD电视主题公园、朝韩非军事区以及展览馆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辩论主题丰富多样,贴近生活,包括:学生兼职、求职与就业、亲子关系、社会伦理、旅行、情感与婚姻等题目,代表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辩题共坐一堂,各抒己见,深入沟通,对邻国的社会生活有了更为确切的认知。丰富的参访活动不仅为代表们领略韩国的流行音乐和影视文化提供了契机,也有助于代表们对朝鲜半岛的历史和现状有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此外,主办方还组织青年代表们体验了多种韩国当地的传统饮食,进一步加深了青年代表们对韩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在模拟峰会上,环境、经济、文化委员会依次进行了模拟会议展示,三位委员会会场指导宣读了本委员会一致通过的正式联合声明。模拟会议环节结束后,日本代表团指导老师久保朋子女士对三个委员会的会场表现逐一进行了点评,并对三国青年代表们为进一步推动中日韩三边合作做出的努力表示了高度赞扬。 2018年8月31日下午,峰会闭幕式召开。三国合作秘书处韩素京女士、韩国外交部官员及峰会全体青年代表参加了闭幕式。闭幕式上,秘书处为参会代表奉上了本次峰会精彩的回顾视频,中日韩三国代表团主席分别致闭幕辞,对会议进程和参会感受进行了总结汇报。随后,中日韩代表团各自派出代表上台领取参会证书。大会随后颁发了峰会成就奖、峰会各委员会最佳代表团等奖项。 此次活动让三国青年们对国际多边会议的形式与流程有了浸没式的体验,推动了青年代表们对三国合作的思考,促进了三国青年的深厚友谊。我院此次共有4名同学参加峰会,展现出了外交学院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精神风貌。
2018-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