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审判竞赛(英文)国内赛于3月10日至12日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举行。我院国际法系代表队最终获得总成绩一等奖、最佳被害方代理人两项大奖。 该模拟法庭竞赛由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刑事法院联合主办,本年度比赛共有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外交学院等全国23所著名法学院校代表队参加。我系派出了以曹超、景一宁、高千贺同学为上场队员,刘心怡、梅寒同学为研究员的参赛队,高秀东教授、焦阳博士担任指导教师。在3月10日举行的开幕式上,我系教师焦阳博士作为上届比赛冠军队的教练致辞,介绍了我院在推动国际性模拟法庭比赛训练上的举措。比赛各环节中,我系代表队展现出扎实优异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最终获得一等奖、最佳被害方代理人大奖。感谢学院及各方的大力支持,团队成员杨子玮、钟青萌、戚静思、王丹、宋叶根、刘泽西等同学,往届队员陆晨、刘燕彬等都为比赛准备提供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国际法系
2017-03-15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由美国国际法学生联合会(International Law Students Association)主办。该赛事自1959年首次举办以来,至今已有58年历史,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专业性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被誉为国际法学界的“奥林匹克竞赛”。2017年2月25日至27日,中国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组委会协办的“第十五届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中国赛区选拔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比赛共吸引了49所高校参加,是历届以来参与学校最多的一届。我院派出由陆晨、区炜妍、刘燕彬、左一彤、秦辕东组成,国际法系教师王佳博士及宋岩博士担任指导教师,周振科、卢思琦、郭旭阳等同学担任场下研究员的代表队。经过激烈角逐,我院代表队脱颖而出,获得季军以及最佳书面陈述奖(反方),陆晨同学获得最佳辩手奖,是我院近几年以来取得的最佳成绩。凭借优异表现,我院代表队将于2017年4月赴美国华盛顿参加第58届杰赛普(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国际总决赛。衷心感谢关心和帮助代表队准备、训练和竞赛的老师、同学及朋友们。代表队将再接再厉,力争再创佳绩! 国际法系 2017.2.28
2017-03-03金猴辞岁,金鸡报晓,在全校师生放假、度假、返乡与家人团圆欢度春节之际,为了保障学校水、电、暖正常运转,保卫校园安全,仍然有不少保安队员、物业后勤工作人员等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守岁过年。 2017年1月26日上午,农历大年二十九,秦亚青院长、李洪梅副院长、院办主任杨宁、保卫处处长左建宝、后勤办主任吴韶华等一行,亲切看望慰问了沙河校区和展览路校区春节期间仍坚守在一线的各岗位值班人员,为大家送去了新春佳节的祝福和节日慰问品。 在沙河校区的生活区内、在展览路校区学生食堂内,浓郁的节日氛围洋溢在大家的面庞。秦院长对大家在万家团圆之际仍坚守岗位、保障学院安全和后勤工作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祝愿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同时希望全体值班人员在春节期间能够恪守职责,认真细致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做好校区节日期间的服务保障和安全稳定。 外交学院安保、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三家公司:北京亿展投资公司(负责沙河校区物业)、北京荣军保安公司(负责双校区保安)、北京新宇学园物业公司(负责展览路校区学生食堂)等公司负责人代表各公司表示,将牢记学院领导的嘱托,一定会尽职尽责,全力做好节日期间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好校区的后勤保障和安保工作。外交学院院办、保卫处、后勤办供稿二零一七年一月二十六日
2017-01-262016年12月18日,由我院国际法系主办的校友返校活动在沙河校区模拟法庭成功举办,主讲人为国际法系2000级校友李旸和国际法系2003级校友刘莉莉。本次活动由国际法系总支书记李淑媛老师主持。国际法系部分老师、校友和学生家长以及新世界出版社李晨曦女士等三人、“榕树根”儿童教育公益机构高级专员徐博闻先生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李旸是国际法系2000级校友,毕业后曾在跨国公司任公司律师,后进入可持续发展领域,先后担任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品牌经理,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中国传播总监。2008年开始,李旸与她的爱人共同筹划、实施云南景颇族儿童教育项目“榕树根”,致力于为山里的孩子量身定制原创教育,自筹资金,为山里的孩子们建设了一座学习乐园和充满爱的精神家园——“榕树根之家”。2009年她最终决定与爱人一同扎根云南景颇族山寨,创办“榕树根”儿童教育公益机构,将景颇族传统文化贯穿于特色的双语和艺术教育之中,为孩子长期开展语言和艺术教育,提升学习兴趣并树立自信,在实现文化传承的同时,帮助孩子们发挥创造力。创办“榕树根”的过程中,李旸经历了种种困难,但是想着山里孩子们的笑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供职于新华社的2003级国际法系校友刘莉莉在偶然之间听闻李旸的感人故事,从一个记录者的角度,撰写了《榕树根的春天》一书并在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所得版税收入全部捐赠给榕树根项目中的孩子们。国际法系96级研究生校友张洪波自费购买了100本《榕树根的春天》,赠予学校和到场的同学们。本次活动邀请到两位优秀校友回到母校与同学们交流,不仅向同学们介绍了“榕树根”儿童教育公益项目,也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追梦之路和在人生规划中的经验,展示了我校校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17-01-1012月28日14时,外交学院2017新年文艺演出在我院沙河校区礼堂隆重举行。本次文艺演出通过校园内网、青年之声手机直播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观看人次达到4000余人。震撼的舞美、精彩的节目、轻松的互动使现场近七百外院人共同沉浸在和谐幸福的节日氛围中,共同迎接新年的来到。 图/《外交人》报社 刘潇懋 图/《外交青年》杂志社 曹彦楠 由院领导领衔的教职工大合唱《七律·长征》、《团结就是力量》拉开文艺演出的序幕。悠扬坚定、铿锵有力的歌声展现出我院全体教职员工在新的一年中继续团结奋进的坚强决心,更表现了外院人顾往昔而望未来,忆苦思甜,喜迎新年的精神面貌。随后,秦亚青院长向全校师生致新年贺辞,肯定了全院师生在2016年为学院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并向我院全体老师、同学送上新年祝福。至此,文艺演出正式开始。 图/《外交人》报社 翁一迪 随着追光的变换,观众们看到春、夏、秋、冬四组模特依次从观众席惊喜亮相,风筝、折扇、枫叶、梅花,四季的更替,迎来新年的朝气。 图/刘琳 中英双语主持以及留学生主持人的加入使整场演出体现出国际化特点,显示出我院的学科特色。 图/《外交人》报社 刘潇懋 图/《外交人》报社 刘潇懋 街舞社同学们的表演尽显力量与节奏,迅速点燃了场内气氛;民族乐器重新演绎的中国风歌曲则流露出浓浓东方神韵,使观众们沉醉其中。 图/《外交人》报社 刘潇懋 图/《外交人》报社 刘潇懋 国际法系潘皞宇老师和保卫处李子敬老师身穿可爱卡通服装,带来轻松诙谐的歌曲《大王叫我来巡山》,让同学们看到了老师们可爱活泼的一面;六位同学精心编排的阿卡贝拉纯人声小合唱《夜空中最亮的星》则表达出同学们对老师深深的感恩。 图/《外交人》报社 刘潇懋 图/《外交人》报社 刘潇懋 在我院学生表达对老师们感恩的同时,他们自己也收获了一份甜美稚嫩的感谢。同学们进行暑期支教的学校学生们特意编排了小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表达了对支教大哥哥大姐姐的感谢,分享了与大哥哥大姐姐相处的趣事。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知行学会、红十字会、吾心社的支教代表为小朋友们送上了细心挑选的小礼物。 图/《外交人》报社 刘潇懋 图/校艺术团器乐社 汪楠 校艺术团舞蹈队带来的《丽人行韵》让观众们仿佛看到“青石台阶,美人行走顾盼;婀娜身姿,伞下翩翩起舞”的美丽画卷;器乐社的同学则带来他们在北京大学生音乐节中的获奖作品《瑶族舞曲》,展现出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同台演绎的独特魅力。 图/《外交人》报社 刘潇懋 图/《外交青年》杂志社 曹彦楠 英语系颇具创意的荧光舞仿佛流星划过,让大家看到到二次元的视觉震撼;液体音乐社带来的现场乐队表演现场圈粉无数。 图/《外交青年》杂志社 曹彦楠 图/《外交人》报社 翁一迪 我院社团联合会集合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会、心理健康协会、演讲与辩论协会、国球社、排球社、看电影吧、武术协会等七个社团以幽默搞笑的方式演绎了大一新生选择社团的故事,使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回味这一年来我院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图/《外交人》报社 翁一迪 图/《外交青年》杂志社 曹彦楠 演出中,主持人介绍了2016年新入职的教职员工。新入职教职工、外籍教师、以及现场的老师、同学共同参与的互动游戏《快乐传真》使得台上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与笑声。 图/《外交青年》杂志社 曹彦楠 图/《外交人》报社 翁一迪 新年到来之际也是同学们即将归家团圆之时。一曲《父亲》勾起在场观众对远方父母的思念。大屏幕上同学们对父母的祝福与寄语更是使在场许多观众感动不已。 图/《外交人》报社 翁一迪 图/《外交青年》杂志社 曹彦楠 啦啦操《火力全开》热情迸发、活力无限,将现场气氛推向又一个高潮;迎新晚会上广受好评的配音节目《外院奇葩说》带来续集,贴近校园生活的原创内容幽默睿智,令人捧腹。 图/《外交人》报社 翁一迪 最后,充满青春活力的校艺术团合唱团演唱歌曲《Try Everything》,动感的节奏让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渴望站在新的起点上再度出发。 2016年即将过去,2017已悄然走来。相信在新的一年中,外院人将以崭新的面貌,蓬勃的朝气继续团结向上,携手并进,共同书写外院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院团委2017年1月3日 外交学院2017新年文艺演出重播观看方法:编辑短信:30452627+网名发送至 1069 0133 5235 6910 011 在推荐列表中找到“外交学院2017年新年文艺演出”,点击观看。
2017-01-062016年12月29日,外交学院与河北衡水中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河北衡水中学礼堂隆重举行。衡水市委常委、副市长韩立群,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教授和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王胜乾、王华迪、韩耀新以及衡水中学校领导张文茂、康新江、李庚哲等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衡水中学副校长王建勇主持。通过此次合作,对于双方提升教学质量、拓宽合作渠道、实现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出席签约仪式的领导和嘉宾 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教授致辞 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外交学院愿积极发挥学院的高等教育及外交资源优势,为衡水中学提供智力支撑,通过开展科研活动、做好人员培训、提升服务功能,实现锻炼学生、启发教改的目的,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外交学院与衡水中学的合作必将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此举既能推动衡水中学的发展进程,也将促进外交学院的教学产业化,进而适应市场需求,增强办学活力,最终实现双赢。 衡水中学校长张文茂在致辞中表示,一直以来,衡水中学本着"开放办学"的理念,通过举办"著名高校衡中校园行"活动、邀请高校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组织师生参观高校校园等途径,主动与各高校在师资、课程、招生等方面开展深度互动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天,学校与外交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充分体现了外交学院对衡水中学的信任与支持,树立了高中与高校合作对接的新典范,开启了双方紧密合作、共谋发展的新篇章,必将有效助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助推学校教学科研持续发展。 江瑞平副院长与张文茂校长在合作协议上签字 签约仪式上,江瑞平副院长、张文茂校长分别代表外交学院和衡水中学在合作协议书上签字。今后,双方将共同建立高效和谐的联络对接机制,并重点落实好三方面合作内容:衡水中学将围绕"一会四赛",即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全国大学生外交外事礼仪大赛、全国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全国大学生模拟新闻发言人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模拟外交谈判大赛等外交学院的品牌活动,以参与、独自主办或与外交学院共同主办的形式组织相关活动;共同建立"外交学院——衡水中学优秀生源基地",在遵守国家相关高考招生制度的前提下,为更多优秀学子考取外交学院、实现外交官梦想创造更好的升学条件;充分借助外交学院在国际教育合作方面的品牌优势和便捷渠道,全面加强相关协调合作,以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为基础,在衡水中学启动"世界名校直通车"项目,为相关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相关课程。此外,双方还将在师资培养、中学生外交外事夏令营等方面进行全面交流合作,争取以更扎实的办学质量、更多元化的育人途径,为学生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江瑞平教授为衡水中学学生代表寄语留念 签约仪式后,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教授为与会者们作了一场题为"一带一路:战略定位与策略选择"的专题讲座,精彩的讲座受到现场听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2016-12-30今年5月,为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团要管团”四维工作格局,北京团市委大学部在首都高校中开展“优团计划”优秀基层团支部评选活动,旨在进一步规范团支部基本组织生活制度,选树优秀基层团支部典型、推广工作经验,巩固首都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团支部活力。我院团委和各系部团总支高度重视此次“优团计划”申报、评选工作,经过系内组织与审核,院团委推荐6个团支部参选。后经团市委层层筛选,我院国际法系2014411团支部通过初审和终审答辩环节,荣获2016年“优团计划”首都高校优秀基层团支部荣誉称号。在此基础上,北京团市委推荐了43个团支部作为团中央高校共青团“活力团支部”候选支部。我院国际法系2014411团支部也在此之列,目前已完成材料申报工作。2016年11月29日,团市委在人民大学举行了2016年“优团计划”首都高校优秀基层团支部评选总结分享会,我院团委副书记李哲老师,国际法系团总支书记谢梦老师,2014411团支部代表周振科同学和李欣遥同学参加了本次会议,学习了其他高校优秀团支部的先进经验,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我院基层团支部活力,提高我院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开拓了思路。 院团委2016年12月22日
2016-12-26外 交 学 院 简 报 2016年第14期 2016年12月21日 总第737期 外交学院党委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2016年12月12日,外交学院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及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6次全体会议精神,全体党委委员参加,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由党委书记袁南生同志主持。一、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袁南生同志介绍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基本情况,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刘云山同志的总结讲话精神,传达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谈了体会: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工作非常重视,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很有建设性,非常接地气,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治局常委直接参加小组讨论,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全体参会人员深受鼓舞,一致认为除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教育自信也非常重要,中国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杰出人才绝大多数都是中国教育事业培养出来的。袁南生同志就学院下一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1、全院上下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此次会议的重大意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2、将学习落实会议精神作为学院长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与当前正在进行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有机结合,各相关工作部门要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全面育人、全院育人、全员育人。3、学院党委要将研究完善思政工作纳入党建专题党委会议题,党办抓紧起草明年党建工作要点,各位党委委员要抓好分管部门的贯彻落实工作。此外,袁南生同志还与学院思政部教师座谈,传达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二、以教育部咨询委员会会议精神为指导,助力学院一流学科建设。秦亚青同志传达了陈宝生同志和刘延东同志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6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刘延东同志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加大高校科研支持力度,创新组织模式,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打造高端智库;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要主动服务外交大局,参与人文交流与国际合作,助推国家软实力提升。刘延东同志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高校领导班子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政治家、教育家。陈宝生同志指出本次直属高校咨询会是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各高校应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陈宝生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全面落实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认真做好服务国家这篇大文章、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四项重要任务。陈宝生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来谋划,聚焦聚力,抓紧抓实,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三、落实中央精神和外交部、教育部要求,为迎接十九大做好各项工作。秦亚青同志最后总结强调:1、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咨询委员会会议精神对做好学院工作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全院上下一定要深入学习并贯彻落实。此次党委会学习只是一个开始,院内各单位也应按照党委的要求迅速展开学习活动。2、刘延东同志在发言中特别指出高等教育“要主动服务外交大局,参与人文交流与国际合作,助推国家软实力提升”。这对我院工作具有非常重大、具体的指导意义,是学院今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一定要与学院实际相结合,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相结合,为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和2011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3、做好十九大代表选举及会议精神学习贯彻工作将是明年学院的重点工作,特别是要维护校园稳定,为迎接十九大的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2016-12-212016年12月17日,由外交学院国际法系(国际法研究所)、法律外交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法律外交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市银龙苑宾馆举行。来自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国务院法制办、中国法学会等部门与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我院等全国各高校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开幕式由我院国际法系主任许军珂教授主持,我院副院长孙吉胜教授致欢迎词。孙吉胜教授在致词中首先代表我院,感谢各位专家的到来。之后她回顾了今年以来国际、地区形势的新变化,分析了开展法律外交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就进一步推动法律外交研究提出了新设想。接着,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李鸣教授及中国法学会对外联络部部长谷昭民先生分别致辞,祝贺会议顺利召开,并就法律外交的研究思路及推动法律外交事业发展的设想等问题发表了见解。研讨会的第二部分为主题报告,由我院国际法系卢松教授主持。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副司长孙昂先生做了“全球治理与法律外交”的专题报告。第二位专题报告人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刘仁山教授,主题为“中国参与国际民商事新秩序构建中的几个重大问题”。17日下午,研讨会进入分组讨论环节,一共分为四组进行。第一组的讨论议题为“海洋争端解决与法律外交”;第二组的讨论议题为“一带一路与法律外交”; 第三组的议题为“全球治理与法律外交”;第四组的议题为“区域贸易协定与法律外交”。在我国大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大背景下,与会专家就上述议题,从法学、外交学、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次研讨会历时一天,圆满结束。该会议的成功举办能为我国的涉外法律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并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2016-12-2112月14日,团中央 “青年之声”读书会第三期活动在外交学院举行,邀请前中国驻美大使、现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斗而不破:中美博弈与世界再平衡》一书作者周文重走进外交学院,为外院师生解析当今中美关系、中美热点问题、未来两国关系走向等问题。我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瑱出席活动并致辞。200余名师生来到活动现场,2.2万人次通过青年之声平台、腾讯直播、微邦APP、未来网微博、移动图书馆微博等媒体观看了本次活动直播。“青年之声”读书会是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指导,“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青年之声”读书出版服务联盟、中国青年网、中青视讯·手机电视台联合打造读书类活动品牌。本期读书会是由我院团委、中信出版社及上述单位共同举办。周文重大使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外交生涯,是翻译“一国两制”第一人。作为中美关系十几年的亲身参与者,资深外交家,他5次赴美上任,在美工作16年,在其新作《斗而不破:中美博弈与世界再平衡》中深度解读众多热点话题背后的国家利益动因,对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周大使从现阶段中美关系所取得的成果、特朗普政府的全球战略特点以及中美间需要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谈起,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现今中美关系发展趋势上的一些看法与见解。首先周大使引用了王毅部长的论文,对目前中美关系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而后分析了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全球战略的4个特点,并就中美关系发展介绍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本期读书会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在周大使的分享后,同学们踊跃提问,与周大使就中美关系难以达成的议题、中国外交系统对特朗普团队持何种态度、台湾问题、日美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热情地围住周大使,请他签名,并与他合影。一位同学说:“这次读书会让我受益颇深,周大使用自己四十多年的外交经验为我们阐述了中美关系的新格局,让我有种拨开迷雾、醍醐灌顶的感觉。”周文重大使带着他的书走进外交学院和大家共同分享、讨论有关中美关系方面的思考和体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次读书会,我院学生与资深外交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学习,加深了同学们对目前中美关系的了解,使同学们对世界时局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张瑱书记代表学院对周大使的新书分享表示感谢,并鼓励学生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院团委2016年12月16日
2016-12-20由中国翻译协会对外传播翻译委员会主办、外交学院承办的第29届中译法研讨会于2016年12月9日在我院展览路校区国际交流中心1103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外交部、中央军委、国防大学、92391部队、中央编译局、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外文出版社、中国网、今日中国杂志社、北京周报社、商务印书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江汉大学以及外交学院等21家法语使用单位的70位法语界资深翻译、知名专家及业务骨干参加了研讨会。其中包括来自中央电视台、今日中国杂志社、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我院的7位外籍专家。此外,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和我院法语专业的三十余位研究生与本科生旁听了研讨会。全体与会人员合影在简短的开幕式上,中译法研讨会主任侯贵信大使首先致辞。他对前来与会的各位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对外交学院外语系的筹备工作表示感谢,表示将在各成员单位的齐心支持下继续努力,把中译法研讨会这个机制办得更好。中译法研讨会主任侯贵信大使在开幕式上致辞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介绍了我院法语专业的有关情况并赞扬中译法研讨会多年来所做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绩,祝愿中译法研讨会及中译法事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层楼。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教授致欢迎辞开幕式由中译法研讨会常务副主任宫结实主持。在简短的开幕式后,与会代表围绕外交学院外语系半年来搜集整理的一批能够切实反映过去半年来在国内外政治、外交、经济、军事、文化领域所发生重大事件的近200条热点词汇进行了认真、充分、热烈的讨论。李旦教授主持研讨会讨论在李旦教授的主持下,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节奏把握合理,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了大量专业词汇的翻译讨论工作。最后,侯贵信大使、宫结实老师先后作了总结发言,再次对外交学院外语系的筹备工作表示感谢,认为这次研讨会的内容丰富,成果显著,各参会代表在本次研讨会中受益匪浅,外交学院外语系承办的第29届中译法研讨会为中国翻译协会对外传播翻译委员会中译法小组2016年的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与会专家热烈研讨 外语系/法语国家研究中心供稿 2016年12月12日
2016-12-14由共青团外交学院委员会主办、外交学院校学生会承办的“国风,彰仪友道——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外交外事礼仪大赛”全国赛于11月27日上午在外交学院圆满落幕。外交学院党委张瑱副书记,前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鲁培新大使,前礼宾司副司长张直鑑大使,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长郭崇立大使,前外交部礼宾司司长杨鹤熊大使,前外交部礼宾司领导马保奉和樊剑参赞,外交部团委书记汪亮,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礼宾处处长石泽毅,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礼宾处处长刘芳,外交部礼宾司二等秘书孙玉真等多名领导、学者和外交官作为嘉宾或评委出席。最终,北京外国语大学代表队夺得桂冠,山东大学大学和复旦大学获得二等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获得三等奖。张瑱书记代表主办方为大赛致辞张瑱书记为荣获一等奖的代表队颁奖决赛开始,外交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瑱代表主办方致辞,张书记对多年来始终关怀、支持大赛的相关单位、评委嘉宾、媒体朋友表示了衷心感谢。前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张直鑑大使表示通过参与大赛的评委工作,深感祖国的外交事业后继有人。希望怀揣外交梦想的青年学子能够成为祖国未来外交事业上的中坚力量。外交部团委书记汪亮对所有在场青年提出两点希望。一是“脚踏实地”,立足中国、忠于中国、爱中国;二是“仰望星空”,培养家国情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张直鑑大使致辞外交部团委书记汪亮致辞总决赛分为三个环节:“溯源国风——客观题”,“彰仪友道——多方会谈”,“直挂云帆——情景模拟”。比赛题目涉及外交外事礼仪规则、各国风俗、宗教习俗等相关知识。比赛题目涉及国际外交外事礼仪规则、各国风俗、宗教习俗等相关知识,同时注重考查选手们对当下时事热点的关注程度。比赛过程中各参赛队伍表现出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良好的现场表现力,赢得了评委及嘉宾的一致好评。决赛第一环节:溯源国风本届决赛首次启用微信墙互动形式,实现现场观众实时交流。同时首次在团中央“青年之声”平台进行视频直播,3300余人观看了视频直播。除正式比赛之外,大赛还设置了讲座、论坛、联谊活动等其他环节。决赛第二环节:彰仪友道“中国梦”联接着“世界梦”。“中国梦”提出四年来,中国特色打过外交积极推进,领导人的举手投足和礼仪风度被定格为外交的经典时刻。外交学院创办的全国大学生外交外事礼仪大赛就是为了促进大学生重视外交外事礼仪涵养、关注外交外事、开拓视野、提升眼界。希望参赛选手们不虚此行,重在过程中的体验、经历、启迪和收获,为将来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展现风貌和智慧打下良好的基础。决赛第三环节:直挂云帆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外交外事礼仪大赛以“国风,彰仪友道”为主题,结合2016年中国外交“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形势,旨在培养青年一代儒雅有礼的外交外事之道,增加大学生对外交外事礼仪知识的了解,并向社会传达出“外交在公众,与国共兴荣”的公共外交理念。大赛主办方今后将继续努力,进一步鼓励当代大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帮助青年深入了解外交事业,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适应当前国内外形势、具有良好外事素养的青年人才。多家社会媒体对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外交外事礼仪大赛进行了报道:1、中国网教育:http://edu.china.com.cn/2016-11/29/content_39812278.htm2、大公文汇报:http://edu.takungpao.com/q/2016/1128/3396891.html3、央视网:http://opinion.cctv.com/2016/11/28/ARTI4qCYcPNtAF4ZtoMYh813161128.shtml4、中国妇女报(中国女性网):http://www.cnwomen.com.cn/2016-11/28/content_133811.htm5、中国发展门户网:http://cn.chinagate.cn/news/2016-11/28/content_39800508.htm6、首都之窗:http://zhengwu.beijing.gov.cn/7、中国新闻网:http://zhengwu.beijing.gov.cn/gzdt/bmdt/t1460005.htm8、中国日报(China Daily):http://ent.chinadaily.com.cn/2016-12/01/content_27540229.htm9、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n1/2016/1128/c227065-28903294.html10、北京外语广播:http://www.am774.com/index/2016-11/29/cms512198article.shtml11、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a/20161127/50324042_0.shtml12、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o/2016-11-27/doc-ifxyasmv2004662.shtml13、搜狐网:http://mt.sohu.com/20161130/n474494500.shtml 院团委2016年12月9日
2016-12-14英语系简报 2016年第75期2016年12月12日 总第423期 2016年12月11日,2016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决赛经过五天四轮的激烈争夺,在北京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落下帷幕。英语系学生唐杰代表外交学院参加了比赛,与来自全国高校的151名优秀选手同台竞技,取得了亚军的杰出成绩。 在早前进行的北京地区复赛中,唐杰同学获得特等奖,成功突围晋级全国赛。而此次从7日至11日漫长的决赛赛程以及复杂多变的比赛环节使得晋级之路异常艰难,第一轮的151进75和第二轮的75进21,不论是定题比赛、即兴比赛,还是问答问题、综合知识速答,唐杰同学均发挥出色,以轮次前两名的骄人成绩晋级下一轮。到第三轮的21进8,比赛形式变为前一天抽取定题演讲赛题,还有拓展演讲和知识抢答环节,不出意料,唐杰同学同样以沉着表现晋级第四轮。11日第四轮是8进5的冠军争夺战,比赛形式仍为前一天抽取定题演讲赛题,增加了挑战等环节,在第一阶段的定题演讲和挑战环节,唐杰同学顶住压力,以“Who Am I”这一恒久的哲学命题为演讲题目,探讨自我认识和自我发现,顺利过关,进入前五;在第二阶段拓展、提问和总结演讲中,唐杰以内容全面、铿锵有力的演讲以及超群的整体发挥,强势逆转,最终荣获亚军。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外研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该项赛事于2002年创办,已成为国内水平最高、覆盖面最广、学术性最强的大学生英语演讲赛事之一。唐杰同学创造了我院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在此祝贺唐杰同学!感谢英语系创新实践训练中心演讲团队的赛前指导和培训!同时感谢学院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英语系 2016年12月12日
2016-12-12英语系简报 2016年第74期2016年12月12日 总第422期 2016年12月10日,第22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北京赛区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校区举行。我院英语系二年级的张粲同学和三年级的吴凡同学代表外交学院参赛,与来自北京二十余所高校的35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脱颖而出,分别夺得大赛亚军和季军,张粲同学晋级全国总决赛。 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由中国日报社与可口可乐大中华区联合主办、二十一世纪英语教育传媒承办,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英语演讲赛事之一。本届大赛吸引了全国各地高校的万余名选手报名参赛,经校园选拔赛和互联网海选,全国20个赛区共有约400名优秀选手获得参加地区决赛的资格,而北京地区决赛,则是所有地区赛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场比赛。比赛由三分钟已备演讲、两分钟即兴演讲及针对演讲内容的两分钟问答三个环节组成,特点是节奏快、压力大。张粲、吴凡两位同学面对众多强手,沉着应对、稳定发挥,以充实新颖的演讲内容、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收放自如且大气优雅的演讲风格,给评委和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双双跻身前三甲。在此祝贺张粲和吴凡同学!感谢英语系创新实践训练中心演讲团队的赛前指导和培训!同时感谢学院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英语系 2016年12月12日
2016-12-12英语系简报 2016年第73期2016年12月12日 总第421期 2016年12月3日,2016年全国外语院校大学英语演讲比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来自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全国十一所外语院校的二十二名选手参赛。我院外交学系学生梁沁颖、外语系学生于松田代表外交学院参赛。比赛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即兴演讲,现场抽题,有十分钟准备时间,演讲三分钟;第二部分为基于即兴演讲回答问题,共两题,每题一分钟。梁沁颖、于松田同学发挥出色,表达清晰,荣获大赛三等奖,为外交学院赢得荣誉,在此对他们表示祝贺。感谢英语系创新实践训练中心演讲团队的赛前指导和培训,感谢学院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英语系 2016年12月12日
2016-12-12 英语系简报 2016年第70期2016年12月9日 总第418期 2016年12月1日,秦亚青院长和孙吉胜副院长深入一线课堂,了解第一期“外交翻译专训班”学生入校以来的学习情况并与师生座谈。院领导首先进入英语系吉洁老师“经典深读(一)”课程的课堂,认真听取了吉洁老师的授课情况,并在课后与师生进行深入座谈。 座谈中,秦院长首先强调了举办“外交翻译专训班”的重要意义以及外交部翻译司与学院对专训班的期待。外交学院长期以来一直肩负着向外交部和国家其他部委培养和输送外交外事人才的重任,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高级翻译人才。在充分倾听了专训班同学的心声和困惑之后,向同学们提出了做到“四点平衡”的希望,即环境和自我的平衡,知识和能力的平衡,专业与通识的平衡,学习与创造的平衡。这四点平衡既为座谈中同学们提出的课业提升、时间分配、中英文学习平衡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也为同学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提供了令其受益终生的指导。秦院长对吉洁老师的授课情况均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吉洁老师课前准备充分,课堂设计思路清晰,学生课上和课下参与程度和互动充分,尤其肯定了吉洁老师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也肯定了专训班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 本次座谈会由孙吉胜副院长主持。英语系系主任石毅、党总支书记胡水娟、教学副主任于倩、专训班班主任谭佳、任课教师吉洁和辅导员曹如茵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后,专训班师生表示获益匪浅,倍受鼓舞,也更加明确了未来教学和学习的方向,英语系师生一定会合力打造好该项目,进一步发挥外交学院“高翻孵化器”的独特作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外交翻译人才,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服务。 英语系 2016年12月9日
2016-12-092016年11月21日至23日,东盟地区论坛“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预防性外交”专题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泰国和文莱三国外交部共同主办,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和南京大学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承办。来自东盟、澳大利亚、孟加拉、美国、欧盟、亚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国国际和平研究所等东盟地区论坛成员国和国际组织代表及专家学者共约50人出席会议。秦亚青院长、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外交部亚洲司参赞曹静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秦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东盟地区论坛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安全对话平台,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安全对话与相互理解,对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大国权力竞争有所加剧,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凸显,本地区安全形势更加复杂,面临更多挑战。开展预防性外交、特别是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预防性外交,对于地区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期待此次研讨会能为推动地区预防性外交发挥建设性作用。秦院长表示,外交学院向来重视智库建设,未来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包括东盟地区论坛在内的地区1.5轨及2轨外交,为地区和平与合作做出应有贡献。此次研讨会分为“专题研讨”、“主题讲座”和“圆桌座谈”三个部分。在为期1天半的“专题研讨”中,与会代表们围绕“分享经验”和“寻求共识”两个主要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内容涉及预防性外交的基本概念、原则、多元议题以及实践经验,达成了广泛共识。在“主题讲座”中,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特特聘教授、前世界国际关系研究学会(ISA)主席阿米塔夫·阿查亚教授(Amitav Acharya)和南京大学朱锋教授分别就国际关系地区视角中的两大重要问题“亚洲区域主义:发展、路径与现实选择”和“权力更迭、规范构建和亚太海洋安全秩序”做了演讲,并与到场的中外官员和学者进行热烈的交流。23日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南京大学校园,并与南海中心研究人员进行座谈。朱锋教授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南京大学的历史沿革、中心的架构和研究特色,并与其就今后加强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交换了看法,对当前区域安全形势、南海争议的未来解决方向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对话。 东盟地区论坛(ASEAN Regional Forum, ARF)成立于1994年,现有27个成员,是本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官方多边政治和安全对话与合作渠道。开展预防性外交是东盟地区论坛“三步走”进程的关键一步,本次研讨会重点关注非传统安全领域预防性外交的理论构建和经验分享,将有助于ARF成员国达成更多共识,从而更好地推动预防性外交实践。 亚洲研究所 2016年12月5日
2016-12-052016年10月21日,由外交学院、日本国际经济交流财团和韩国东亚财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日韩合作对话会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中国前驻马来西亚大使柴熹作为中方代表团团长率团参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外交学院的多名专家参会并发言。 此次对话会聚焦三国共同关心的经济和环保领域,分为两个环节进行。10月21日上午,召开由三国前政要、专家学者、各国驻日使节和经济、社会各界人士近百人参与的公开研讨会,并对听众问题进行回答;下午召开由三国代表参与的闭门圆桌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就全球和三国当前的经济和环保形势、各自相关产业政策、三国经济和环保合作领域的突出问题与挑战进行集中讨论和深入研究,探索推进三国务实合作的可行路径。中日韩三国均高度重视会议,除中方由柴熹大使率团参会外,日方由日本国际经济交流财团理事长日下一正任团长,前首相福田康夫亲自参会并作特别演讲,日本前经济产业审议官(副大臣)上田隆之、众议院议员竹本直一和多名日本主要智库的专家、学者参会;韩方由东亚财团理事长、前外长孔鲁明带队出席。中日韩合作对话会是三国重要的二轨交流平台,自2014年启动以来,分别在韩国首尔和中国吉林举办了两届对话会,受到三方高度重视。第四届中日韩合作对话会将于明年在韩国召开。
2016-12-05外交学院党委召开中心组学习会议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2016年11月24日,外交学院党委召开中心组学习会议,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胡锦涛文选》和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院党委委员参加,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列席,院党委书记袁南生同志主持。院长秦亚青同志谈了对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学习体会并指出,十八届六中全会意义重大,既为党的建设确定了方向,也为全体党员指明了道路。秦亚青同志强调,党员要有核心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全会内容,领会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用全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学院工作,为学院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努力奋斗。最后,秦亚青同志结合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谈了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党委书记袁南生同志指出六中全会一是新在习总书记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更加到位,二是新在对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三是新在对政党政治使命的担当更加自觉,四是新在对政党实践品格的坚守更加自信。袁南生同志认为《胡锦涛文选》主要体现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必须坚持“八荣八耻”的道德操守和基本底线,必须坚持和发扬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等“四个必须”。其他党委委员分别就学习议题结合分管工作谈了体会和认识。袁南生同志最后总结,表示本次学习内容具有综合性、发言具有针对性、思考具有理论性、视角具有独特性。希望院党委班子全体成员能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带领全院教职员工共同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学院发展迈上新台阶。外交学院党办2016年11月29日
2016-11-30应中国—东盟中心和外交学院邀请,11月24日下午,越南驻华大使邓明魁阁下访问我院沙河校区并发表题为“越中关系—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合作之重要因素”的演讲。秦亚青院长亲切会见邓大使一行并主持演讲。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大使、老挝驻华大使万迪阁下、菲律宾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戴鸳莹女士等东盟国家驻华使节出席演讲会。 秦院长在致辞中表示,中越两国是山水相连的近邻,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友好、和平、合作是双边关系的主流,符合双方利益,两国关系的全面深入发展是造福两国人民的好事。秦院长指出,越南是东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中方愿与越方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东盟共同体建设,全面深化中国与东盟关系。 杨秀萍大使在致辞中高度赞赏了外交学院在推进中国—东盟合作进程,特别是在中国—东盟智库合作及东盟留学生培养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邓明魁大使在演讲中用流利的中文全面回顾了中越关系的发展历程,展望了双边合作的美好前景。邓大使指出,中越两国地理相近、制度相同、民心相通,合作潜力巨大,必将为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邓大使和杨大使还分别就中越关系、东盟与地区合作、“一带一路”与两廊一圈发展规划对接、中越人文交流等问题回答了学生提问。 本次活动是中国—东盟中心旗舰项目“东盟—中国大使系列演讲”之一,旨在进一步增进公众对东盟和中国—东盟关系的了解。演讲活动迄今已举办6次,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文莱等驻华大使分别应邀在中国高校发表演讲,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取得良好效果。
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