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由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主办的“中日韩合作媒体交流会”在钓鱼台大酒店举行。来自外交部亚洲司、中韩合作秘书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国家海洋局、中国传媒大学、SK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外交学院的20余名官员和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中、日、韩三国14家媒体的新闻记者参会。与会代表就中日韩合作的现状与问题、中日韩三国媒体的责任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三国媒体合作,增进三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展开深入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外交学院常务副院长秦亚青教授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岩谷滋雄作总结发言,会议由亚洲研究所所长魏玲主持。
秦亚青教授在讲话中指出,媒体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无可置疑。媒体不仅是信息交流沟通的工具,也承载着社会化和教育功能;媒体还能反映和引导公众舆论,影响国家的对外政策。近年来,中日、日韩之间的历史、海洋疆界和岛屿主权纠纷等问题有所升温;中日、日韩政治关系不稳,政治互信不足,阻碍三国合作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召开三国媒体交流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事实证明,越是在三国关系的艰难时刻,媒体的作用就越加突出,希望在今后能同三国媒体朋友们加强合作,为进一步深化三国合作贡献力量。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贾宇副所长、SK中国副总裁刘智平、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周国梅副主任分别就三国在海洋开发与保护、能源合作、环保领域的合作现状做了简要介绍。随后三国媒体与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专家学者回答了中日韩三国记者的提问,并就中日韩大气污染防治、海洋资源共同开发、文化与教育合作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岩谷滋雄秘书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三国合作的成功经验证明,民间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不受政治关系的影响,对于化解国家间矛盾、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希望三国媒体、学者能共同努力,为促进三国关系的改善贡献智慧。
秦亚青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会上专家学者与媒体人士之间的交流是充分和坦率的,可用“合作”、“责任”、“交流”三词总结今天的会议。第一是合作。三国之间存在问题,但合作空间更大。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跨国威胁的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各国之间的紧密合作,包括安全等高政治领域的合作。第二是责任。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都承担着推动三国关系改善的重任,推动合作与和平是各方的共同使命。第三是交流。民间交往不仅是官方的补充,更是从根本上促进国民之间的关系。今天的交流会就是旨在搭建中日韩交流的平台。希望三国专家、学者和媒体继续为促进东北亚和平、进步与繁荣而努力。
此次媒体交流会是亚洲研究所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与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的合作项目之一,旨在通过媒体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从而为中日韩关系的改善创造良好的媒体环境。外交学院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是国内首家官方认可的专门从事三国合作研究的机构,中心将通过开展相关理论和政策研究、学术交流和民间外交等活动,为三国合作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