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奕乐(珠海)
从uic到外交学院的这一周里,刚开始还是有点不适应的。骤变的作息和作业量让我仿佛回到了高三,但是这也激起了我想要刻苦学习的斗志。

廖笈峰(广州)
初到北京,来到二三环交界的外交学院,浓厚的文化氛围冲击了我的思想。学校的硬件虽然有些落后,但也体现出古朴的感觉,非常安静,可以安心地学习。面积虽小,但各种设施一应俱全。

黄兆鑫(深圳)
刚来这里学习一周,学习氛围还不错,老师宿管对我们也挺好,同学们也很友善,每天学习的时间都很充沛,相信在这良好的资源下我们可以取得好成绩。

马禧安宁(武汉)
说实在的,一开始来到外交学院我是抱着既期待又沉重的心情的。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来到这,选择这条目前看来的坦途。一周了,我似乎已然熟知这里的纪律与传统,已然熟知了同学与老师,已然成为了这里的一份子。来到这儿,就仿佛回到了三年前进入武外的那一幕,陌生却温馨的感觉,同武外的他们一般nice的师生,同武外一般的小校园却饱含着悠久历史与人文情感。我知道,这里,我很喜欢。或许,我逃避了过去的种种不如意,逃避了我一直为之努力的高考;又或许,我失去了很多弥足珍贵的人或事,失去了平凡却伟大的拥有着无数回忆的青春。我似乎早已对此淡然,因为这里,外交学院,能给我更多,更多丰富的知识,更多绚丽的芳华,更多精彩的人生。Fighting!!!To be the person that you wanna be!!!
傅杨茜 (珠海)
这是我第一次长达几个月离开家独自到陌生的地方生活和学习,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很快就适应了北京的生活。这里虽然没有高三那种紧凑的学习节奏,也没有一般大学的那种悠闲与课外生活,但正是这种每天井井有条的学习生活让我每天都过得充实和自在。除此之外,我想对我自己说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
李博宇(佛山)
在成长中明白了成长本身是一场本质上永无止境的修行,就像是人一生在苦苦追求的意义即是意义本身,学习的目的便是在求索意义的意义了吧,也因此一切努力本就是目的,不在于达到,而在于应有的经历,也因此没有无意义之努力,而只有不达目之人。所以无论身在何处,都要不断学习,投入努力,来达到应有的目的,赢得一生的意义。为自己加油,为各位喝彩。
林航帆(潮州)
很荣幸能够来到外交学院IPP项目进行三个半月的学习。老师们的热情和同学们的努力感染着我,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会继续努力赶上同学们的进度。
杨铠诚(贵阳)
北京同学的优秀让我叹为观止。依然希望同学们能接纳穷蠢懒的我。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才能变得更加优秀,即是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因害怕失去而不敢拥有。起码还能拥有奋进的机会,高速撕裂式的成长,才能弥补以前的遗憾。
杨以铭(深圳)
茨威格在他的《短头皇后》中写道:"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号了价格。"我在北京发黄的街灯下想起这句话的时候,的确非常感慨。
于我来说,进入外交学院不是机遇,而是命运的馈赠,让我从高考失败的阴影走出,接触高质量教育的熏陶。但代价同样是很大的,除开初到北方的水土不服、生活习惯等不便,更在于几乎无异于高中的管理以及学习模式。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委实不能说是一种轻松的体验。但至少明白一个道理,是我自己做出这个选择,放弃了轻松的二本而进入外交学院进修自己的学术能力。无论如何,把握好当下再次学习的机会,对我来说就足够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于正道(广州)
作为一个理科生,对我来说,进入外交学院是一个意外的机遇,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从客观的公式到对我来说相对虚无缥缈的句子,压力从来都萦绕在我身边。但不管怎么说只有接受挑战,才能享受胜利的喜悦,路还长,总不能停滞不前。
熊明宸(深圳)
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不背叛祖国,坚定立场再出国。
向晗(武汉)
在新的学期要如老师在评语中对我所说的要掌握好,好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态度。长远的目标是考上自我理想的大学,最近的目标是尽快跟上分数高的同学们的学习节奏,其实我的目标还有很多,也许不能一一实现,但我会尽自我最大潜力去做。当然我明白这一路不会是一帆风顺,但它总会给我期望让我黯然欣喜的时候,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对待校规,班规,坚决不做有损学生身份的事。我这个学期必须要努力,不要辜负了老师和父母对我的期望!
梁志敏(珠海)
从南方到北方,离开最亲近的人,去一座陌生的城市生活,难免会有不舍与伤感。幸好北国的天还算蓝,幸好四处都是我钟爱的无叶子的树,幸好所有的人都是友善的。依旧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