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外交部2025年度国家公务员考录宣讲会”在我院展览路校区419报告厅成功举办。外交部军控司副司长马升琨(1995届外交学专业校友)、新闻司外国记者处处长刘畅(2008届外交学专业校友)、干部司考录培训处副处长王煜、考培处施晨生(2015届外交学专业校友)担任宣讲嘉宾,外交学院学生处副处长李哲主持。全院近300名师生参加宣讲会。 宣讲会上,马升琨副司长向同学们讲解了最新国际形势和中国发展态势,并结合近30年外交一线亲身实践经验,介绍当前外交工作的重点和外交人员应具备的素质。马副司长勉励外交学院的有志青年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入一个可以更有作为的新阶段之际,积极加入外交队伍,施展才华和抱负。 新闻司外国记者处处长刘畅和同学们分享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中参与外事工作的经历,以及进入外交部后在不同部门岗位工作的成长与收获,并鼓励学弟学妹们以家国天下为己任,踊跃投身祖国外交事业。 干部司考录培训处施晨生从职业发展、考录政策、福利待遇等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外交部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耐心细致地解答了现场提问。 (展览路校区主会场) (沙河校区直播分会场)
2024-10-17“中非合作论坛”配套活动——非洲驻华外交官与中国学校足球友谊赛于9月21日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顺利举行。活动由外交学院、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市体育局主办;外交学院基础教学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北京市足球运动协会承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非洲驻华外交官足球梦之队协办。来自几内亚、加蓬、科特迪瓦等非洲驻华使团的22个国家的外交官及其子女、以及相关单位代表约200人参加活动。开幕仪式由北京市对外友协副会长王艳霞主持,足球比赛环节由外交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周庆杰教授主持。 友谊赛开幕前进行了以“中非友好一家亲”为主题的中非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中非青少年共同创作并展示绘画长卷,长卷图案布满中非经典文化元素,配以中英文书写的“中非一家亲”字样,寓意中非人文交流继往开来、蒸蒸日上。这份来自中非青少年的美好祝愿交至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代表。 外交部非洲司邱先明参赞在致辞中指出,2024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成功召开表明中非友谊历久弥坚,中非合作硕果累累,中非未来大有可为。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增进中非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拉紧中非人民情感纽带,对推动中非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义。 外交学院专职党委副书记兼中国外交培训学院副院长安青在发言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和“十大伙伴行动”开启了中非携手引领“全球南方”现代化的新篇章。她表示,体育交流在新时代有着独特价值,本次非洲驻华外交官与中国学校足球友谊赛的举办,有助于增强中非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几内亚比绍驻华大使安东尼奥•恩巴洛在发言中表达了对于2024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高度认可,他表示非常高兴看到中非人文交流不断创新形式并取得实质成果。他指出,此次足球友谊赛有利于促进中非民心相通,深化中非传统友谊。 本次足球友谊赛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青少年组的比赛,在非洲少年队与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学生队中展开,双方战成1:1平后进入点球大战,最终北京第十二中学学生队以7:6获胜。成人组的比赛则由非洲驻华外交官组成的“梦之队”对阵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师队,最终非洲外交官队以4:0获胜。 相关媒体报道链接: 新华网: http://www.news.cn/silkroad/20240923/f0d732cd81f54223a14e0fcf13a6f834/c.html 中国日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409/23/WS66f0c4c6a3103711928a92d0.html 今日中国:http://www.chinatoday.com.cn/chinafrica/202409/t20240923_800378263.html 中国体育报: http://www.chinasportsdaily.cn/tyb/html/2024-09/26/content_116882_17843567.htm 央视国际在线:https://news.cri.cn/20240922/6830b576-f6fd-e69c-1866-28b7ab8deb08.html CGNT法语频道: https://francais.cgtn.com/news/2024-09-22/1837779582139510785/index.html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GTNFrancais/posts/pfbid02Gxz6 SN:https://cdn.scoopernews.com/static/half/detail/11590/57947045.html?ad=2&without_head=1&without_relate=1&app=1&_t=1726996133487
2024-10-17受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委托,我院于2024年9月19日至27日举办第二十六期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课程培训班。该培训班旨在增进学员对国家外交事务及当前国际形势的认识,进一步理解香港在国家发展与外交中的角色,提升学员外事交往技巧,并促进香港与内地相关单位之间的交流。团长为香港特区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总工程师洪永淇先生。孙吉胜副院长出席结业仪式,高飞副院长出席开班仪式。 9月19日开班仪式顺利举行,高飞副院长代表全院师生欢迎培训班学员的到来,并为学员进行第一堂讲座。 本次培训共开设了9次讲座,主题涉及《国际形势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外交谈判》《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外交:机遇与挑战》《外交礼宾工作》《中国公民海外安全及领事保护新动向》《“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经济外交新战略》《香港在国家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参与和影响》《全球治理》等国际关系与外交话题,邀请我院多位教授为学员授课。 为进一步加深学员对国家外交和国防政策的理解,我院还安排学员旁听外交部和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外交部、国防部高度重视到访学员,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林剑、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张晓刚大校等与学员进行亲切交流。 9月26日晚,培训班顺利结业,孙吉胜副院长在结业仪式上祝贺各位学员顺利结业,并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和纪念品。 本次培训班共有来自香港特区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廉政公署、消防处、屋宇署、地政总署、卫生署、民航处、渠务署、立法会秘书处、运输署、海事处、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路政署、金融管理局、警务处、民众安全服务处、律政司、建筑署、食品环境卫生署、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工业贸易署等多个部门的25名公务员参加。 学员们对此次课程评价较高,认为课程安排丰富,授课内容与各自岗位工作联系紧密,加深了对国际形势和国家对外政策的了解,对国家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未来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024-10-172024年9月19日至20日,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NACT)第十一次国家协调员会议暨年会在老挝琅勃拉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NACT中国”)与老挝外交学院(“NACT老挝”)共同主办。外交学院副院长许军珂率团参会。 本届NACT年会的主题为“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面评估地区互联互通”。中国驻琅勃拉邦总领事张社平、琅勃拉邦省副省长本倰·玛尼冯(Bounleuam Manivong)、外交学院副院长许军珂教授、老挝外交学院院长维塔亚·夏雅望(Vithaya Xayavong)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东盟秘书长办公室互联互通处处长林清清(Lim Chze Cheen)发表视频致辞。与会代表围绕年会主题展开热烈而深入的研讨。会议重申中国和东盟在面临共同挑战的背景下,需切实加强合作,推动区域互联互通,携手共建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国家协调员会议与年度研讨会背靠背举办,总结了2024年NACT工作成果,讨论了2025年NACT工作计划,确认了“NACT马来西亚”出任2025年NACT东盟方轮值主席。 9月20日,与会专家学者赴中老铁路琅勃拉邦火车站进行实地调研。 NACT于2014年正式成立,包括国家协调员会议、工作组会议、年会三级会议机制。NACT的工作成果多次获得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主席声明等官方文件认可和采纳,是本地区唯一得到官方认可的第二轨道外交机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二轨机制之一。 中国驻琅勃拉邦总领馆报道:https://mp.weixin.qq.com/s/gw0-_RAW5MkXks1LCoj2Rg
2024-10-172024年9月23日,孙吉胜副院长会见越南外交学院副院长阮雄山一行。孙副院长表示,中越两国外交学院在办学方面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均致力于外交外事人才培养,为两院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期待两院未来展开更多合作。阮副院长表示,中越两国友好交往对促进国际关系和区域关系至关重要,越外交学院高度重视与中方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促进教育合作、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孙副院长与阮副院长共同签署了两院合作谅解备忘录。 签约仪式后,两院代表就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经济及新质生产力、南海问题、中美关系、加沙冲突、俄乌冲突等议题进行了讨论。越方参会人员包括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副会长兼委员会秘书长裴长江,高级顾问、原越南外交部副部长范光荣,高级顾问、原越南外交学院院长阮武松,外交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郑明孟,大国研究中心代理主任周功辉,外交战略研究所研究员丁氏贤良,外交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吴怡麟,以及南海研究所研究员杜氏秋贤。我院代表有国际法系易显河教授,外交学系副主任樊超、徐小红副教授,国际经济学院副院长张文佳、何敏副教授,亚洲研究所研究员韩志立、王达及外办主任马新宇、副主任王雨蒙等。 越南外交学院隶属越南外交部,致力于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战略研究以及外交外事人员的教育培训。我院将继续与该院推进落实双方交流与合作,助力中越人文交流。
2024-10-179月19日,高飞副院长会见来访的英中协会主席戴维信爵士(Sir Martin Davidson)、主任葛珍珠(MeretheBorge Macleod)、副主任黑黑乐(Cyril Poulopoulos)、高级项目经理罗丹一行。双方就当前国际形势、英中关系现状与未来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就深化学院与协会之间的交流和促进两国青年互访达成了共识。高飞副院长还向英方介绍了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解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等理念。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韩志立研究员、吴琳副研究员、赵骁讲师陪同会见。
2024-10-172024年9月14日,王帆院长会见瑞士亨利·杜南人道主义对话中心全球执行主任韩达伟一行,国关所所长曲博、副所长凌胜利、外办主任马新宇、副主任曲丹、亚洲研究所副所长杨悦等陪同会见。 王院长对韩主任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就俄乌冲突、中欧关系及中美关系等热点问题与来宾进行了探讨。韩主任表示对王院长撰写的《中国参与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的理念、原则和实践》一文很感兴趣,中国作为调停者有着第三方效应这一优势,在国际局势中将会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王院长表示,中国将与其他国家一道,努力探索国际热点问题解决之道,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安全,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后,瑞士亨利·杜南人道主义对话中心代表介绍了目前在华开展的研究项目,并和我院与会人员探讨了在公共健康、智库网络等领域开展科研合作的可能性。 亨利·杜南人道主义对话中心于1999年成立,致力于通过对话来预防、缓和并解决冲突。该中心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自2008年开始在中国开展工作、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和组织提供沟通平台,旨在促进各方坦诚对话、交换意见、增进互信。
2024-10-179月16日,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在沙河校区会见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Jürg Burri),瑞士驻华公使、使馆副馆长张德音(Chantal Delli)、外办主任马新宇等参加会见。 王书记首先对白瑞谊大使一行表示欢迎,陪同来宾参观了沙河校区,简要介绍了外交学院机构设置、人才培养、校园设施等方面情况。 随后,王书记与白瑞谊大使一行餐叙。王书记介绍了我院与瑞士高等院校的现有合作情况,表示中瑞关系历史悠久,希望自己担任学院党委书记后,进一步深化拓展与瑞士高校的合作,促进教育、人文等方面交流,推动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取得长足发展。 白瑞谊大使感谢王书记在担任中国驻瑞士大使期间对瑞中关系发展做出的贡献与努力,并表示将协助推动学院与瑞士高校的交流合作,增进瑞中两国教育及人文交流。 白瑞谊大使曾任瑞士联邦外交部领事司司长、瑞士驻波兰大使等职务。2022年起任瑞士驻中国、朝鲜和蒙古大使。
2024-10-172024年9月21-22日,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应邀赴大连参加大连外国语大学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和系列校庆活动,并拜会大连市陈绍旺市长。 王世廷书记以“推动高等教育开放融合创新,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做主旨发言。“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是大连外国语大学校庆活动的重头戏之一,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辽宁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以及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法国、俄罗斯、巴西等世界高等教育机构负责人近100人参加了论坛。 21日上午,王世廷书记拜会了大连市陈绍旺市长,大连市政府秘书长汤易、市外办主任成英俊等参加。双方就外交外事干部培训、涉外人才培养和输送、校地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更好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地方开放发展交换了意见。 22日上午,应大连外国语大学邀请,王世廷书记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为题,为大连外国语大学百余名师生开展了讲座。大连外国语大学张国强副校长主持讲座。
2024-10-172024年9月12日下午,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大使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为题为来访的澳门优秀青年代表团授课。 王世廷书记结合自身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从习近平外交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理论内涵及实践意义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等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 王书记勉励澳门优秀青年代表要团结一心致力于国家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以更远大的目标、更恢宏的格局、更开阔的胸襟、更从容的气度,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向更高境界。 此次澳门优秀青年代表团由驻澳门特派员公署综合部主任郭晓峰和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赵宝威处长带队,成员为澳门法律交流协进会、澳门妇女联合总会及澳门青年联合会的32名优秀青年代表。
2024-10-169月10日上午,外交学院2024-2025学年开学典礼暨庆祝教师节大会在沙河校区礼堂隆重举行。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出席并发表讲话,外交部办公厅、干部司、老干局、行政司、财务司、机关党委、服务中心等部内部属司局领导、学院在京领导、教职工代表、2024级全体新生等900余人参加大会。外交学院院长王帆主持大会。 孙卫东副部长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问候,向新同学们表示祝贺。他强调学院要始终加强党的领导,把握正确办学方向;明确根本任务,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锚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能力和水平。他希望青年外交学子情系祖国,胸怀天下,善学砺能,笃行致远,严守纪律,团结共进,做到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矢志奋斗,为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事业打好基础。 王世廷书记代表学院党委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希望同学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立志投身外交,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国际经济学院欧明刚教授代表学院教师发言。他对同学们提出要主动融入时代、主动管理时间等“七个主动”,希望同学们能够快速融入新的学习生活中去,不留遗憾地度过四年美好的大学生活。 2022级国际法系谢鲁晨代表在校生发言。他回顾了自己两年来的大学生活,希望同学们担当起民族复兴的使命,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篇章。 2024级外语系雷雅雯代表新生发言。她讲述了自己对“外交”的理解和向往,号召同学们牢记校训、脚踏实地,将青春熔铸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事业之中。 外交学院2024-2025学年开学典礼在全场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本次大会在沙河校区礼堂设立主会场,在教学楼设立多个分会场。同学们在开学典礼后纷纷表示,将牢记部领导和师长的谆谆教诲,厚植家国情怀,怀揣青春理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事业贡献青春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2024-10-162024年9月11日,外交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院党委书记王世廷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帆及其他在京党委委员参加,各系所部和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列席。 王世廷书记表示,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全国教育大会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做出动员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系统阐释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述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王书记指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的政治任务。学院党委第一时间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各基层党组织也要迅速行动起来,全面准确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上来。一是抓学习,推动大会精神入脑入心。把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作为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和各类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做到全覆盖。二是抓宣传,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把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纳入思政课程,引导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用好校内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深层次解读;在团组互访、国际交往中加强宣介,讲好教育家故事。三是抓落实,把大会精神和工作部署体现到学院综合改革方案中。以推进“双一流”建设为主线,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改革措施落实,以学院建设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与会党委委员围绕学院实际和分管工作,就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展深入研讨交流。
2024-10-16近日,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正式公布,王帆教授的著作《大国较量: 战略博弈的逻辑》荣获二等奖。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市政府鼓励首都社科工作者开展学术研究、推动理论创新、服务首都发展而设立的政府奖,已成为首都社科领域权威性强、知名度高、影响力大、辐射力强的“金名片”。 在此,谨向王帆教授表示热烈祝贺!
2024-10-16由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主办的“2024·学术前沿论坛”于2024年8月30日在京举办。学术前沿论坛创办于2001年,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立足学术前沿,把握时代脉搏,聚焦民生国是,探讨发展思路”的论坛主旨,真实记录了首都社科界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前瞻思考和学理推进。 “2024·学术前沿论坛”以市社科基金学科学术发展报告项目成果为基础,进行了北京地区2023年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前沿发布和成果推介,其中推荐国际关系学学科代表性学术成果17项(著作7项,论文10项),我院4项成果入选: 1. 王帆,《大变局:中国外交战略选择》,当代世界出版社,2023年。 2. 赵怀普,《法国介入印太安全:路径、动因与制约因素》,《国际问题研究》,2023年第1期。 3. 夏莉萍,《海外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安全风险与保护》,当代世界出版社,2023年。 4. 凌胜利、王秋怡,《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安全治理的中国角色》,《外交评论》,2023年第2期。 国际关系学科推荐的10篇论文中,其中有2篇为《外交评论》刊发。 在此谨向获得成果入选的老师和《外交评论》编辑部表示热烈祝贺!
2024-10-16近日,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正式公布,我院2项成果获奖,获奖数量和质量在国家级获奖方面均实现突破。 获奖名单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旨在表彰奖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示高校社科界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此,谨向王帆教授、孙吉胜教授表示热烈祝贺!
2024-10-162024年9月3日,中国共产党外交学院党员代表大会在展览路校区419报告厅隆重举行。此次大会的任务是选举产生我校出席部机关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 大会气氛庄重热烈,来自学院各基层党组织的党员代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出庄严的选票。大会根据部机关党委《关于做好中国共产党外交部机关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要求,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王世廷等11名同志为我校出席部机关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 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作总结讲话,他嘱托当选的党代表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在即将召开的部机关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上认真履职尽责,建言献策、贡献智慧。王书记要求学院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学院发展和本职工作,扎实推动各项改革工作举措,继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做出新贡献。 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中国共产党外交学院党员代表大会在庄严的《国际歌》声中胜利闭幕。
2024-10-169月4日,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大使会见到访的贝宁外交部部长奥吕谢甘·阿贾迪·巴卡里,贝外交部对外关系总司长奥古比伊、对外关系总司亚大司长阿拉格贝、贝驻华大使馆公参艾伯阿等陪同来访,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中国外交培训学院副院长谢粤等参加会见。 王世廷书记首先对巴一行表示欢迎。王书记表示,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今天在京召开,多国领导人齐聚北京。这既是一场外交盛事,也是巩固中非长期友谊的重要平台。王书记结合自己驻外经历特别是担任驻非洲两国大使的经历,指出中非在很多重大问题上观点一致,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 巴表示,中国外交官在国际舞台上为维护国家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良好素质和水平。贝正在筹建外交培训学院,希向中国学习外交官培养模式,让更多的贝外交官到中国进行外交业务及语言等方面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外交能力和水平。 随后,王书记全面介绍了外交学院和中国外交培训学院机构设置、外交官培训及留学生培养等方面情况,表示愿同贝方进一步加强沟通,在贝筹建外交培训学院过程中力所能及地助一臂之力。 双方今后将继续保持密切联系,在外交官培训领域更好推进交流合作。 会见后,王书记陪同代表团一行参观了沙河校区。
2024-10-16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年9月3日,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在展览路校区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不断提升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能力和水平”为题,为出席学院党员代表大会的党员代表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辅导学习报告。全体在校党委委员、党代会代表近90人参加,院专职党委副书记安青主持。 王世廷书记从深刻把握和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深刻理解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丰富内涵两个方面和各位党代会代表一起再次学习三中全会精神,并带领党员同志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要讲话,结合他自己丰富的外交工作经历对全会精神进行深入解读。王世廷书记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涉及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部署,全校师生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深入领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深入领会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领导水平的重要要求。王世廷书记还对学院下一阶段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工作做出工作部署,要求各部门要研究提出推进学院事业发展的事关全局性、根本性的务实改革举措,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为着力点,改革制约学院发展的体制机制,整合学校资源,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发力,朝着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不断迈进。 安青副书记在主持时表示,王书记的报告内涵丰富,高屋建瓴,既有历史的纵深,也有理论的高度,帮助全校师生加深了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认识和理解。全校各基层党组织、各位党员要深入学习领会,不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紧紧扭住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自信自强,以改革迎机遇,不断促进学习成果转化为学院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外交学院的新贡献。
2024-10-167月13日至21日,外交学院与北京吴建民公益基金会共同组织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10名优秀学生代表,走入联合国唯一发展中国家总部所在地——肯尼亚、全球发展新秀——阿联酋,开展2024“走进联合国”青年访问活动,走访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中国驻迪拜总领馆、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等相关机构。 探访古老大陆,学习外交实践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周平剑与青年访学团合影 抵达肯尼亚,访学团首先拜访了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周平剑亲切会见了访学团。他表示,中肯双方已在国家元首层面达成了“携手共建新时代更紧密的中肯命运共同体”共识,将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推进全方位的高水平合作发展,希望同学们在此过程中积极发挥青年作用,为祖国外交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外交官与青年访学团进行座谈 随后使馆青年外交官与访学团座谈交流,中国驻肯尼亚使馆参赞苗苗以及来自政治处、新公处、领侨处、经商处的青年外交官出席了座谈会。 下午,访学团与内罗毕大学及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开展交流活动,进一步了解肯尼亚这片古老的非洲大陆以及中肯间的教育文化交流。 内罗毕大学领导老师与青年访学团开展交流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师生与青年访学团合影 走入联合国中,了解多边外交 次日,访学团走访位于肯尼亚内罗毕的联合国非洲总部,分别拜访了联合国秘书长大湖地区事务特使办公室、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 访学团刚进入联合国大院就巧遇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总干事扎伊娜卜·哈瓦·班古拉女士。总干事热情欢迎来自中国的青年们,并与访学团合影留念。 联合国驻内罗毕总干事班古拉女士与青年访学团合影 联合国秘书长大湖地区问题特使夏煌与青年访学团合影 参访期间,联合国秘书长大湖地区问题特使夏煌接见访学团成员。夏特使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在与外部多边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要不断拓展知识储备,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敢于、善于提出问题,注重事务的多面性,善于用辩证法分析、思考、解决问题,为成长为一名国际化人才打好基础。 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专家与青年访学团合影 在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的访学中,会议事务司司长Francisco Vasquez及口笔译专家与访学团开展交流,访学团成员不仅了解到联合国的口笔译工作,并对人工智能在翻译中的作用与挑战产生了新的思考。 联合国环境署专家与青年访学团合影 在与联合国环境署的交流中,早期预警和评估司司长刘健向同学们介绍了环境署在联合国系统以及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结合自身经历鼓励同学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勇于探索,贡献自己的力量。 联合国人居署专家与青年访学团合影 在联合国人居署,区域项目司区域间顾问、联合国人居署中国事务协调人杨榕表示,希望青年人能培养多边意识,深刻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探访时代新秀,感受文化交流 中国驻迪拜总领馆欧渤芊等与青年访学团合影 离开肯尼亚,访学团抵达迪拜,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参访。期间,青年访学团到访中国驻迪拜总领馆。中国驻迪拜总领事欧渤芊会见青年访学团一行,从政治、经济、人文等角度介绍中阿关系40年发展成果。她表示,阿联酋追求包容、开放、创新,这与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她鼓励访学团青年胸怀天下,拓展视野,练好本领,积极投身祖国外交事业。 来自总领馆多个部门的青年外交官代表结合自身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在外交一线的工作体会。 青年访学团与迪拜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专家合影 访学团在阿期间还拜访了迪拜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中心主任穆罕默德先生就中东国家政策、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等话题展开座谈。 此次访问活动使青年学子真正走进联合国,实地调研、了解联合国的运作情况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的作用,为有志于从事外交事业及全球治理的中国青年提供了了解一线外交、开阔国际视野、增强交流能力的机会,为培养中国新一代全球治理人才提供了助力。
2024-10-162024年7月31日—8月1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任课教师培训成功召开。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高校外语院系负责人、“理解当代中国”各语种任课教师共计9.6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会,深入领会“三进”教学要求,创新推动“理解当代中国”课程建设,共同探索提升外语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构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的新路径。 为帮助任课教师深入学习和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进一步把握《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内容,主办方邀请知名专家围绕“新发展理念”“党的领导”“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四个主题,深入阐释思想内涵,同时结合外语学科特点,分享课程设计思路与教学实践经验。 我院孙吉胜副院长受邀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全体参会教师解读了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强调要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贯彻新发展理念。孙副院长强调,教师要充分帮助学生理解关键术语,讲好新发展理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更好地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孙副院长的报告受到主办方和参会教师的高度评价。英语系共40余名教师通过在线方式参加了此次研修班的学习。
2024-09-11